2010年,舟山市船舶工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船舶工業總產值達到548.85億元,同比增長26.93%,占全市工業總產值45.9%。船舶制造出口45.51億美元,占全市總出口額65.6%;外輪修理出口4.1億美元,占全市總出口額5.8%。2010年,涉外業務仍然占主導地位,交付出口船676.6萬載重噸,占造船完工總量95.6%;新接出口船訂單862.6萬載重噸,占新接訂單總量86.7%;手持出口船訂單2111萬載重噸,占手持訂單總量89.4%。外輪修理產值25.6億元,占修船總產值45%。去年,涉外船企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存在問題也顯而易見,主要是修造船成本上升,利潤空間縮小;低價接單、惡性競爭;民工大量流失,企業發生用工荒;修造船訂單分布不
均,中小船企業務不足;IMO新規范標準出臺,船企面臨嚴峻考驗。根據以上情況,今年在出口船舶預警工作方面著重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防范應對IMO推出的新規范標準。這些新的技術壁壘,對船舶制造出口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能否順利跨越,各個船企將面臨生死之戰,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不僅會失去接單的主動權,甚至會成為產業洗牌的犧牲者。所以要繼續加強宣傳教育,及時發布預警信息,進一步提高企業的重視程度。
二、防止低價搶單惡性競爭。這一問題,造船企業不同程度存在,修船企業表現更為突出。低廉的報價,已經引起周邊國家的不滿,去年亞洲修船會議上,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紛紛投訴,如果中國修船價格再降低,他們將啟動WTO反傾銷程序。繼續關注這一動向,是今年預警工作的重點之一。
三、關注船舶進口國的各種動向。包括政府采取的各種政策、措施,同時了解投放地的政治、社會穩定和經濟景氣狀況。如歐洲,是我市船舶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歐洲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外匯市場歐元走弱,美元走強,中國對歐出口形勢愈發嚴峻,掌握了解歐洲市場船市動態,同樣是今年預警工作的重點。
四、在具體工作中要繼續抓好以下6條:
1、繼續發揮預警員作用,注重第一線的信息收集。另外要查尋網上和報刊上信息,通過內外兩條線索,把預警信息快捷匯蹤,然后通過分析、評估和整理,及時上報外貿出口主管部門并反饋到企業。
2、繼續舉辦有關應對國外“兩反兩保”、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培訓或講座,把專家講課和預警員現場交流、務虛與務實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要主動報名參加高層組織的培訓。
3、繼續加強與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協會顧問包張靜的聯系,爭取把他的研究成果、分析文章在第一時間里發至舟山,使相關政府部門和各出口船舶企業及早了解專家的觀點及看法。
4、繼續辦好期刊和網站,使《出口船舶預警信息》和上網的內容既有全球全國的,又有舟山本地的。
5、繼續寫好每季度一篇的出口船舶統計分析材料及6篇以上的原創性文章,盡量使分析材料貼近實際,言之有物。
6、繼續走訪預警示范點參與企業,加強和預警員的溝通交流,保證預警工作有扎實的群眾基礎。
舟山市出口船舶預警示范點工作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