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通過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和營銷策略、推行精益管理、狠抓建造質量、挖掘內部潛力、實施降本增效等有效措施,江蘇省儀征市船舶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據統計,儀征造船企業2009年交船183艘、180.6萬載重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23億元,占該市地方工業總產值的22%,超出年計劃3億元,同比增長58.3%,其中,15家規模以上船企完成產值114億元,占該市造船總產值的92.8%;新接訂單106艘、136.2萬載重噸,訂單總額約45億元;年底手持有效船舶訂單289艘、598.7萬載重噸,總額約293億元,其中萬噸級以上船舶120艘、515.5萬載重噸。儀征市船舶工業辦公室主任張俊表示,除了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危機措施,該市造船業績的取得還與儀征市著力培育骨干船企、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促進產業拓展延伸等密不可分,這些措施有力地支撐了地方船舶工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培育骨干企業 促進產業拓展延伸
張俊表示,2009年,儀征船舶工業在發展方式和企業做大做強方面,實現了由單純的中小船企各自為戰向以骨干企業為主、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的產業分工方式轉變。
一方面,借助市場的“無形之手”,骨干船企在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形成了江蘇金陵船舶有限責任公司、舜天造船(揚州)有限公司、揚州國裕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揚州華美船業有限公司、揚州萬隆船業有限公司和儀征揚子船業公司等骨干企業以及一批中小型造船企業組成的產值規模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其中,金陵船舶、舜天造船和國裕船舶因具備企業集團內產銷用銜接好和資金實力雄厚等有利條件,通過實施調整營銷策略、優選客戶市場、注重作業管理、嚴控建造質量、推行降本增效、提升運營水平等措施,克難求進,使生產經營保持著較好的發展勢頭。
另一方面,借助政府的“有形之手”,儀征市引導船舶產業鏈延伸,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船舶產業上下游企業。目前,潤揚鋼材市場日成交量持續攀升,二期工程正在規劃建設;超然船舶配件、通亞鋼管等項目竣工投產;盛泰電器和迎江船舶科技服務等項目加速推進。與此同時,儀征市政府對企業產品結構轉型、規模突破、技術創新、技術改造、人才引進等給予專項資金扶持,迅速培育了一批龍頭骨干企業,有力地促進了產業集群的發展。另外,該市還引導船企結合自身優勢,細分市場,實施錯位競爭。
在重點培育骨干船企的同時,儀征市還把引導造船企業依靠進行科技和管理創新推動產業升級的工作提上日程。2009年,在生產作業方式和運營管理方面,儀征市造船企業實現了由傳統造船、經驗管理向科技造船、科學管理的轉變。一是提升技術水平,從造船體到造整船,依托江蘇科技大學和江蘇省先進船舶制造中心,金陵船舶、環球造船、國裕船舶等企業先后成立了技術中心,具備了較強的自主設計能力。二是加大了技改投入力度,使生產方式從“依江灘、徒手造”轉變為“進廠房、上臺塢”。截至目前,儀征市有90%的造船企業特別是一批龍頭企業采用了在標準廠房室內制造分段、在專用設施里進行封閉涂裝、在標準船臺和大型船塢拼裝分段等現代造船方式。據了解,儀征市目前共擁有20萬噸級船塢1座、10萬噸級船塢2座、各類標準船臺60多座,其中,5萬噸級以上船臺12座。三是提升產品檔次,使建造的船舶從以內河民用船為主轉向以遠洋出口船為主。從儀征市造船企業在建船舶及手持訂單情況看,產品結構明顯優化,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的比例逐年上升。
增強服務意識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在市場秩序和資源配置方面,儀征船舶企業實現了從自由發展、惡性競爭向依法管理、資源配置優化、產業結構升級轉變。2009年,儀征市船舶辦一方面全面負責該市船舶產業的規劃控制、運行監控、生產許可、行業管理和事務協調等工作,幫助重點企業解決在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融資、岸線退讓和土地流轉等難題,確保重大項目的有序推進;另一方面,開展企業經營風險監控、信訪問題和不穩定因素排查工作,及時報送有關信息,結合行業特點制訂應對突發問題的預案,與信訪、公安、勞動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增強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
張俊表示,這兩年是船舶工業發展的敏感時期和關鍵階段,儀征市將在加大扶持力度、增強企業發展信念、提高行政效能、做好市場管控調節、營造和諧發展氛圍的同時,指導企業認真實施“穩客戶、保交船、爭訂單、拓市場、調結構、促升級、練內功、增效益”等措施;繼續在重點船企大力推廣科工貿一體化、信息集成化、管理精細化、造船總裝化的運營管理模式,迅速提升船企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實力;積極促進儀征船舶修造業在產品檔次和質量水平、企業生產條件和管理水平、行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產業結構和空間分布等方面的提升和突破。
調整造船梯隊 劍指內河船制造基地
今年,儀征市計劃實現船舶工業產值180億元。不過,張俊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船企的負面影響仍在繼續,船企生產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為此,儀征船舶辦將著重進行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開展船舶工業生產運行監控工作,進一步增強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的信心和勇氣;支持和引導船企建立市場預警機制,盡最大可能幫助企業化解風險。二是積極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大力扶持創新型企業;按照信貸管理政策和貸款條件,加強銀企合作,拓寬融資渠道,緩解資金緊張矛盾。三是鼓勵和引導企業增強調整產品結構意識,走多系列、多品種之路,提高化學品船、油船、海洋工程船、特種船的比例,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抗風險能力。四是積極與相關職能部門協作,切實幫助船企解決問題,特別是配合做好勞資、勞務糾紛的協調、解決工作。
未來,儀征市將逐步形成以6家發展規劃科學、治理結構完善、競爭優勢明顯、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造船龍頭企業為引領,以6家經營機制靈活、市場定位精準、運營管理規范、在省內外有一定規模實力的船舶制造重點企業為重要組成,以6家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市場應變能力、在當地小有名氣的骨干船舶配套企業為有機構成,以一批特色鮮明、經營靈活、門類齊全的中小型生產和服務企業為必要輔助,建成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內河船舶制造基地。到2015年,儀征市造船業將力爭實現年造船量突破600萬載重噸、總產值超過300億元的戰略目標。?。ㄖ袊皥笥浾摺 切阆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