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到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此間評論認為,“兩個中心”意見,是中央首次以國家文件形式,正式對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航運中心建設進行系統規劃指導,作出全面動員部署。
《意見》首次清晰勾勒了上海未來10年的藍圖,而作為接軌上海的浙江又提供了怎樣的機遇?
“一紙批文”圓了13年國際航運中心夢
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一紙批文”圓了上海13年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夢。
從1996年1月國務院在上海召開專題會議,首次專題研究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有關問題。經過13年建設努力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
建設已經具有規模。
13年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為152.6萬標準箱。13年后,這個數字翻了18倍,達到了2800萬標準箱,而上海港也已是超過新加坡等港口,成為世界第一大貨運港、世界第二大集裝箱港口。
意見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當的國際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而在接下來11年的時間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呈現出“航運資源高度集聚、航運服務功能健全、航運市場環境優良、現代物流服務高效”的基本特質。
寧波-舟山港群:構筑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南翼”
“上海從吞吐量上來說,已經具備國際航運中心的規模,但是,上海需要建成不僅僅是吞吐量第一,有強大的硬件還需要有發達的航運服務,成為航運金融、航運仲裁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秘書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真虹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如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目標明確:“緊緊圍繞建成東北亞國際樞紐港的目標,加快推進以上海為中心、以蘇浙港口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著力打造航運資源集聚中心。”
從1996年1月,國務院定調“要建設以上海為中心、以江浙為兩翼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到2008年7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上海洋山港時指出,上海“要緊緊圍繞建成東北亞國際樞紐港的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體系,著力打造航運服務資源集聚中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線路圖愈來愈明晰。
以“一心兩翼”為架構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漸趨成型,南翼是寧波-舟山港群,北翼以南通港為支撐,輻射范圍延伸到張家港,直至日照港。
浙企聞風而動:好好研究,積極應對
“整合長三角港口資源,完善航運服務布局。探索建立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積極穩妥發展航運金融服務和多種融資方式,促進和規范油輪產業發展……”
這一消息一經公布,立馬吸引了浙江嘉興、寧波、舟山有關政府部門的目光。昨天,寧波港航局有關人士表示,“我們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這一消息,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當口,正好可以抓住此次機遇,攻堅克難。”
舟山有關港務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自金融危機發生后,進出舟山的船舶就減少了,針對航運業的配套服務需求也直線下降,“將上海打造成國際航運中心的消息一公布,對舟山的航運業可以起到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
“因為從地理位置上看,舟山毗鄰上海,船運業依托上海,上海有的港口小,涉水淺,國外大貨輪難以進入,今后可以通過舟山等地,先分流一部分船上的物質,將量減下來。”這名負責人表示企業將認真研究國務院的這一決定,考慮如何更好地進行對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舟山一海海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泓波也表示,公司主要從事海上散貨運輸,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散貨貨源偏緊,整個航運市場的需求減少。
“正在這時,國家出臺了這一利好,對我們航運企業是個極大的信心鼓勵。可以說這一決定,為長三角的航運企業提供非常好的生存環境,估計在3-5年內就會對這些企業產生新的推動。”王泓波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對國務院的這一決定加以研究,并等待具體措施的公布。
專家:和上海形成錯位發展
對航運業頗有研究的證券業有關人士項堅分析,這一消息對浙江航運影響是正面的,有利于上海與浙江的沿海城市形成相互協作和支持,形成優勢互補和戰略合作,對浙江航運也是對上海航運中心起到補充和支持作用。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慶明教授也表示,將上海培育成國際航運中心,有利于提高上海的競爭力,和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的航運業形成抗衡,同時也將帶動長三角地區航運業的發展。
“不過,從短期來看,寧波、舟山等作為和上海毗鄰的城市,其航運業和上海可能是競爭關系,但從長遠來看,大家卻是合作關系。寧波、舟山等城市的有關企業,應該考慮如何順應這一趨勢,和上海形成錯位發展,力爭成為整個國際航運中心的有機組成部分。”許慶明教授認為。
就在市場一片叫好的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航運業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盡管政府有決定拉動,但實際實行起來效果如何還有待實踐考驗。此外,拉動航運業發展,從目前來看,主要還是針對國有企業的,民營企業如何在寒冬中順利過冬,還是應該更多地靠自己。
推進“兩個中心”:建設五項主要任務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意見。獲通過的意見明確了推進“兩個中心”建設的五項主要任務:
1、建設比較發達的多功能、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
2、優化現代航運集疏運體系,實現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發展。整合長三角港口資源,完善航運服務布局。探索建立國際航運發展綜合試驗區,積極穩妥發展航運金融服務和多種融資方式,促進和規范郵輪產業發展。
3、發揮先進制造業優勢,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服務業發展帶動先進制造業的更大發展。
4、推進企業改革和改組,特別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使上海成為全國行政效能最高和行政收費最少的地區之一,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5、加強上海與長三角地區以及國內其他中心城市的相互協作和支持,加強與香港的優勢互補和戰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來源:中國貿易報見習記者 徐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