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金融界到實體經濟。如何應對,如何不被這場危機擊倒,是每一個企業的必修課,也是每一個企業所必須面對的最為現實的問題。
我公司是岱山唯一一家經國家批準的對外開放的萬噸級通用碼頭,設計吞吐能力為53萬噸。主要專業是從事各類貨物的裝卸、儲存和運輸。一年多來,中轉貨物計20余萬噸,業務來自常石集團(舟山)造船有限公司。由于種種原因,我公司至今尚未承接其它企業的業務。
去年以來的經濟不景氣,導致人們購買力的下降,產品需求的減少,物流業間接受到沖擊,從而對運輸工具之一的船舶需求相應減少。連鎖的反應,環環相扣的關聯企業無一能夠幸免。由于造船業屬于訂單式產業,從目前來看,金融危機暫時對我公司碼頭貨物的吞吐量影響不大,但從長遠來看,隨著造船訂單的減少,勢必對我們這家主要以為船企業服務的企業造成影響。針對以上情況,我們客觀分析了企業目前存在的等客上門、服務客戶單一、經營貨品單一等問題,公司確定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走出去,請進來,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企業知名度。主動拜訪本地和外地新老客戶,征求他們的意見,聽取他們的建議和需求。在鞏固老客戶的基礎上,尋找新貨源,開發新客戶,拓展新商機。
二是自覺練內功、提升服務質量。企業利用空閑時間,組織員工開展學習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不把員工推向社會,不給政府造成負擔,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三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群策群力,采用合理化建設,優化作業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能源的消耗,杜絕浪費現象的發生。
四是放下外資企業的虛架子,主動承攬一些過去不干的、利潤低的零星小活和一些輔助服務,以彌補當前資金的不足。
幾個月來,通過具體運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不到半年時間,企業副業收入30余萬元,較好地彌補了主業收入的減少。意向客戶增加了兩家,企業內部節能降耗也有了一定收獲。
在自身努力的同時,我們也感到有些方面能力還不足,需要政府的支持。最主要的,一是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出面組織相關企業“抱團過冬”,加強企業相互之間的協調合作。據我們了解,岱山年集裝箱進、出口達一萬余標準箱,但均為陸路運輸至上海或寧波。而陸路運輸成本高、效率低、消耗大。如政府部門能組織海運企業、貨主單位及我們港口企業共商,將這種短途集裝箱運輸由陸路改為海路,既不需要更多的投資,又能減少能源的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增加政府稅收。企業也能降低運輸成本,提運輸效率,這就能使海運和我們港口企業從中共同受益。二是希望能適度放松銀根,為企業升級改造提供資金支持。
我們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指導幫助下,在眾企業的相互合作中,我們一定能夠走出這場由華爾街金融危機帶來的困境。(中東(舟山)港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