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方企業的代理律師、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主任傅東輝透露,此次支持對歐盟碳鋼緊固件進行反傾銷調查的企業有四十七家,大多數屬于民營企業。中國入世以來,一共對國外的四十四個產品進行過反傾銷調查,其中涉及歐盟產品的有十二起,起訴方基本上是大型國有企業。從本案中可以看出中國民營企業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運用WTO的規則保護自身的利益。
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會長馮金堯介紹,中國緊固件行業目前面臨著來自歐盟傾銷產品的巨大壓力,近年來中國每年要向歐盟進口一點八億美元的緊固件,進口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產品上,導致中國碳鋼緊固件產品銷售價格受到了嚴重的抑制,無法實現正常的利潤水平,生產經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他說,在世界范圍內的中低端緊固件市場上,中國每年要向世界出口數十億美元的緊固件產品,其中對歐盟每年出口六億美元。但隨著歐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中國緊固件產品不公正反傾銷。去年十一月九日,歐盟對中國的碳鋼制緊固件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并本月五日對中國碳鋼制緊固件案發布終裁披露文件,中國大部分企業的出口產品將面臨著百分之六十三至百分之八十七的高額反傾銷稅。中國緊固件行業目前的處境十分的危急。
馮金堯建議,中國企業要以法律武器,以WTO規則來保衛自身利益,同時也要加快產品的轉型升級,提高技術含量以應對越來越嚴峻的國內外貿易形勢。中國緊固件行業以開放的思維,尋求與各國同行的合作,通過協商共贏,來解決各種摩擦。(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