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進出口銀行牽頭組織數家銀行參與,由于造船業風險增大,國內船廠的信用等級或重新進行評估
【《財經網》專稿/記者 張娜】中國進出口銀行(下稱進出口銀行)將牽頭在浙江省操作巨額銀團保函項目,金額高達80億至100億美元,目前該項目正在運作之中。
進出口銀行船舶融資部副總經理李蒞告訴《財經》記者,目前有意向參與該銀團保函項目的大約有五六家銀行,“都是有實力的大銀行。”但李蒞也表示,由于現在整體行情不好,金額可能會略有下調。
保函是船廠的一種融資方式。船廠則一方面需要融資滿足建造過程中的流動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是需要銀行開具保函,為其在建的船舶提供信用擔保。近年來,中國造船業快速膨脹,對保函業務的需求大增。
李蒞透露,該項保函業務面向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浙江歐華造船有限公司及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下稱金海灣),今年會做完其中兩家,其中給予金海灣的份額大約有30億美元。
此外,進出口銀行在江蘇省做的保函業務總金額今年將達到100億美元,這包括由進出口銀行牽頭,今年3月與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簽署的30億美元船舶預付款退款保函銀團協議,以及今年7月與揚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簽署的35億美元船舶預付款退款保函銀團協議,此外,將與江蘇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簽署的25億元保函協議正在操作之中。
李蒞表示,銀團保函業務的收益并不高,其意義主要在于以金融創新抵御風險,目前該業務主要在江蘇、浙江兩省展開。
李蒞告訴《財經》記者,目前船舶融資已經從買方市場走向賣方市場,銀行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進出口銀行正在對國內船廠的信用等級進行評估,“可能會對各船廠的信用作出新的評判。”
而在授予船東的貸款方面,進出口銀行以往主要是給那些在中國買船的國外船東放貸,目的在于增加出口。李蒞告訴《財經》記者,從去年開始,進出口銀行該項業務的重心已經轉向國內船東,“一方面是為國內船東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幫助他們進行船舶升級換代。” 來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