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v在线,青青草青青操,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无限看推荐,韩国精品一区,国产精品黄色网,秋霞毛片亚洲午夜精品a,国产精品天堂网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廣東民營造船面臨火冰考驗 [發布時間]:2008-10-14

返回 打印

    今年1―7月,廣東所造船舶已出口至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到9億美元,已經超過于去年全年出口總額8.7億美元,而這其中,民營造船出口量占37%。無論是完成國內訂單,還是海外計劃,廣州、江門、中山、珠海、韶關、清遠造船的民營企業均表現不俗,特別是除造船基地之外的珠三角周邊城市。

  據廣東省船舶工業協會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江門造船產值高達3.8億元,民營造船占89%;今年上半年珠海造船產值1.8億元,民營造船占83%;中山造船出口總額達0.72億元,民營造船占89%……可以說,廣東民營造船正在廣東造船工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優勢。不過有專家提醒,廣東民營造船在造船紅火背后,應規避全球造船大環境下的風險。

    廣東民營造船修成正果  

  位于珠三角中心的江門,這兩年已掀起新一輪投資造船熱潮,而民營資本成為投資主體。由于船舶市場前景看好,這些民間資本對造船業表現興趣濃厚,動輒投以上億資金。僅最近三年,江門新會區就先后引進了銀星、南洋、華南、鴻達、新粵豐、歐萊游艇等8個造船項目,主要生產油船、貨船、集裝箱船、特種船、拖輪以及游艇等,總投資達12億元,民間資本投資占總投資的84%。民營造船不僅投資額度大,造船實力也不俗。自從江門民營船廠造出3萬噸級船后,廣東民營造船開始在大船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

  據江門經貿局統計數據顯示,在江門西江數十公里江岸線上,目前已經集聚了57家船舶制造廠,總投資額達到32億元,其中民間資本占82%。江門市鴻達造船有限公司、江門市銀星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早些年投資的船企,則都在抓緊擴大產能。

  與江門隔江相望的中山,其優良的水域資源也吸引民間資本紛紛興建大型造船項目,使中山造船業迎來新一輪發展。目前,中山火炬集團引進的萬噸巨輪制造項目,位于當地臨海工業園,總投資達5000萬美元。火炬集團招商負責人告訴記者,屆時船廠可建造長30米、馬力4000匹的全回轉拖輪。而東海船舶(中山)有限公司負責人黃世安則稱,落戶中山的大型造船廠造出的船舶主要銷往海外。國外造船需求使國內造船企業有做不完的定單,尤其是游艇類船。大型豪華游艇一艘可賣到幾千萬元,企業一年造一兩艘就夠了。所以現在國內造船企業愁的不是市場,而是出貨的時間。

  中山神灣鎮副鎮長李明生透露,現已有財團投資1億港元在神灣造船,計劃年造船10艘,主要生產游艇、飛翼船、工程船及兼營維修船只等。據中山市副市長介紹,中山造船還有一個特點,從近幾年落戶該市的造船項目來看,都是造高檔現代化船只,中山的水域資源很容易被投資者看中。

  無獨有偶,珠海的民營造船也如日中天,但其主攻方向是游艇產業。珠海雖有傳統造船項目,但被后來居上游艇制造優勢蓋過。目前,珠海游艇工業區已成功引進了來自美國、德國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國內外游艇生產和配套項目20家(游艇制造企業14家,配套企業6家),總體規劃由最初的3平方公里擴大為6平方公里,其目標是建造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游艇制造和配套產品的生產基地。入駐的游艇制造及配套企業包括杰騰造船、鐸洋游艇、先歌游艇、雄達游艇、江龍船舶、太陽鳥游艇等,投資總額超過18億元人民幣,年產值將達數十億美元。

  人們一直容易忽略粵北的造船實力,其實以韶關清遠為主的北江造船,也正成為民間資本的流向。在這里,民營資本的介入,激活了兩地的造船業。在兩地近40家的造船廠中,以比珠三角造價低30%的優勢,吸引了不少船東,訂單應接不暇,造船生產正滿負荷運行中。僅今年上半年,兩地建造(含改建)船舶200余艘,民企造船占了94%以上。

  專家分析說,廣東民營資本進入造船業,以江門為中心作領軍,清遠韶關作兩翼,湛江汕頭作補充,廣東民營造船業發展趨勢正紅火。

    紅火背后面臨危機

  但是,也應該看到,廣東民營造船滿額訂單正紅火的背后,也存在潛在危機。據了解,廣東民營造船業目前正面臨著幾大困惑,包括原材料、人力成本、美元風險及技術含量不足等。部分民營造船企業發展慢,規模小、檔次低,裝備落后,已經表現出無法為新一輪的發展提供較大的后勁。

  廣東民營造船企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訂單滿額,利潤微薄。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廖兆文說,現在愁的不是訂單,而交貨時間和利潤空間,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力成本增加是廣東民營造船最為直接的影響。

  今年上半年船用鋼材價格的漲幅大大超過了2007年,給民營船企帶來的成本壓力空前加強。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各類船用鋼材的價格上漲幅度在3%―7%之間。2008年廣東民營造船所需要鋼材需求量約為70萬噸,如果按每噸漲價1900元計算,將增加成本13.3億元,這對于在生產散貨船等高耗材量船舶的廣東民營造船企業而言,是對利潤空間的極大擠壓。由于今年各民營造船企業計劃交船的訂單已經確定,銷售收入也已確定,因此短期內已不可能向船東轉嫁成本壓力。

  美元風險對于廣東民營造船企業同樣存在,因為廣東民營造船出口比重所占比例較大。目前,香港仍是廣東民營船舶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對香港出口船舶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6.4%。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值已高達6.5%,雖然不少船廠通過加大首付款比例、及時匯結等方法對沖了部分匯兌損失,但大部分規模小,影響力弱的中小船廠目前還很難采取有效的方法規避匯率風險。

  廣東船舶工業協會專家認為,廣東造船配套缺口依然很大,與江蘇、浙江兩地民營造船不同,廣東民營造船企業有許多是蘇、浙兩省的移植,船舶配套未跟上,其船用柴油機需要進口,船舶所需的通信、導航儀器設備絕大部分依賴發達國家。廣東浩粵船舶工業有限公司出口船舶占其造船總量的80%-90%,該公司的高工馮小東介紹說,由于廣東當地沒有人做船用空調,他們買船用空調往往要跑到蘇、浙一帶,買冷凍機也要去福建、上海。“我們有時缺幾個船用閥門,也要從蘇、浙那邊空運過來。”馮小東稱,這樣做的后果是,運費高,逼著造船成本往上走,利潤自然低。廣東民營造船在船舶設計、建造技術、技術裝備水平、產品開發能力方面均明顯較低,使造船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8%左右。

  除此之外,隨著全球范圍內環保呼聲越來越高,國際造船界已經或正制定造船的新標準、新規范,如共同結構規范(CSR)、涂層新標準、燃油艙雙殼化等,日益提高的國際船舶生產標準也將使廣東民營船企面臨嚴峻挑戰。

    對此有專家給廣東的民營造船企業把脈建議,廣東民營造船企業要注意加大對船舶制造業的科技投入,加大研發力度,突破船舶設計建造的關鍵技術瓶頸,研發船舶新品種,以品種多元化獲取利潤增長,使目前廣東船舶出口從“以價取勝”逐步走向“以質取勝”,分散貿易風險。(中國水運報)

Copyright ? 2008 www.scoop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