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艘由煙臺來福士海洋工程公司為挪威JEBSENS公司設計建造的自重9800多噸、載重量為3萬噸的自卸式散貨船順利下水,該船所具有的自卸性能達到目前國際先進水平,是迄今在中國境內建造的首艘新型船舶。
最新一項調研結果顯示,煙臺市船舶工業已經顯現出發展后勁足、產品附加值高、外向度快速提升的三大亮點,而以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產品為代表的高附加值高產品已經成為煙臺市船舶工業的“主流”。
據了解,目前煙臺市擁有規模以上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11家,船舶配套企業17家,海洋工程裝備年生產能力25萬噸,造船能力12.5萬載重噸,船段生產能力15萬噸。2007年,規模以上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3.8億元,增長64.5%,實現利稅2.7億元,增長1.9倍。
統計顯示,近年來煙臺市船舶工業投資19.1億元,新上一批新建和改擴建項目,一批總投資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啟動建設,更新改造了一批主要生產設備和岸線碼頭,建成了世界最大的2萬噸固定橋式起重機等重要設備,使原有造船企業的船臺、滑道、鋼材預處理等主要生產條件和設施得到較大改善。
煙臺市船舶制造企業著力調整產品結構,大力開發特種船舶、海洋工程裝備等附加值高的產品,在國內船舶行業形成獨特優勢,開發建造了世界第一條半潛式游艇專用運輸船、第一艘圓筒形儲油加工船等一系列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種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形成了海洋工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豪華游艇、集裝箱船等9大類產品的生產體系,特種船舶年銷售收入占90%以上。
近幾年,煙臺市通過組織專業招商團組,赴日本、韓國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全方位開展產業對接招商,相繼吸引了一批國內外企業在煙臺投資建廠,大宇造船海洋(山東)、巨濤海洋工程重工、中柏京魯船業、浩通造船、藍島海洋工程、三聯海洋工程、天海達等企業相繼落戶煙臺市。
在產品出口方面,通過不斷加大船舶產品出口結構調整力度,產品已出口到歐美及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出口產值達16.6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