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市交通委獲悉,自今年4月1日起,長三角區域將率先實施減排,船舶在長三角水域排放控制區核心港口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m/m的燃油。此外,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和洋山三期冠東碼頭岸電工程將于今年6月底前正式投運。
上海港4月起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
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介紹,根據交通運輸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區實施方案》,自2016年4月1日起,長三角區域將率先實施減排,船舶在長三角水域排放控制區核心港口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m/m的燃油。
根據上海日前出臺的《上海港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工作方案》,上海港口區域(包括海域和內河水域)自2016年4月1日起率先實施高于現行排放控制要求的措施。具體為:船舶進入排放控制區應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船舶在靠岸停泊期間應使用硫含量≤0.1%m/m的燃油;船舶進入排放控制區應使用硫含量≤0.1%m/m的燃油。
張林還表示,上海將持續開展浮吊、渣土碼頭等專項整治。記者獲悉,今年,上海將啟動黃浦江上游浮吊專項整治工作,嚴格控制作業時間,逐步壓縮存量規模,力爭年內總量有所削減。
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岸電工程預計6月底前投運
采訪中,張林還提及上海郵輪發展的相關問題。“郵輪如同一個移動城邦,由于其使用的是重柴油,如果郵輪的排放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那么它必將是一個重大的污染源,相當于數個五星級酒店向一地區集中排放。”
解決好郵輪的清潔排放問題是上海郵輪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張林表示,上海正在大力推廣使用岸電技術,代替船舶靠岸時使用柴油發動機。據測算,使用岸電后,船舶排放的顆粒物將下降九成左右。預計到2017年底,上海主要港區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0%,今后將持續減少污染物排放。
張林介紹,洋山冠東集裝箱碼頭岸電項目已于2014年底完成建設,并于去年6月開展實船負載測試。今后將根據實際測試情況,擇時全面投入運行。此外,吳松口國際郵輪碼頭岸電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建設,預計今年6月底前將完成調試并正式投入使用。(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