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顧問 包張靜
“總體上講,《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注重宏觀引領和微觀指導相結合,針對性好、可行性高、操作性強,對船舶工業發展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敝袊肮I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包張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實施方案》與2009年國務院印發的《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一脈相承,同時更加具有引領性和全局性,更加貼近當前船舶工業的發展現狀,對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具有更為重要的現實和戰略指導意義。
運籌帷幄,戰略引領戰術
包張靜指出,《實施方案》的核心在于兩個字――“結構”,而對船舶行業來說首先要做的也是兩個字――“調整”。“結構調整貫穿于《實施方案》之中,歸納起來可從兩個角度和四個方面加以理解?!卑鼜堨o分析說,從船企的角度來看,要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通過市場倒逼、政府引導和企業應對相結合,強化需求引導,調整產品結構;而從船東角度來講,在市場低迷的時期,船企需要通過提供節能環保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船舶來打動船東,創造需求,從而在供求兩個環節上改變船舶工業的現狀,整合生產力布局,優化船舶產業結構。為此,應該著重抓好控制產能、技術創新、企業兼并重組和加快老舊船舶報廢這四個方面的工作。
“調結構、促轉型,首先是要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和自身的供需關系,在戰略的指引下,合理安排戰術,下決心打贏促進船舶工業發展的‘技術攻堅仗’?!卑鼜堨o強調。
后來居上,彎道更好超車
既然是“技術攻堅仗”,就必須具備攻堅的科技實力和人才隊伍。制造業就是靠技術,這一準則在造船業永遠不會過時,任何時候都極為重要。包張靜指出,《實施方案》將技術創新和產品結構調整放在極為突出的位置,顯示出決策層對于船舶行業自身發展規律的客觀、深刻和清醒的認識。
在金融危機滯后效應繼續顯現的當下,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對于我國船企來說正是“?!敝袑ぁ皺C”的重要機遇期?!芭c韓國企業相比,我國船企往往在市場環境有利的時候,不愿意創新,在市場環境惡劣的時候,又不敢創新,因此,技術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大。”包張靜分析指出,“彎道有危險,但是彎道也是超車的最佳時機。我國船企在這一點上應該借鑒韓國船企的經驗,越是在市場環境不利的時候,越是要沉下心來研發新產品,大膽創新,提升技術能力和自身實力?!?BR> 善于“接球”,還要學好“發球”
面對國際航運和造船新規范、新公約、新標準的密集出臺,我國船企要提升科技實力、實現產品升級還必須滿足國際市場要求,參與國際行業標準制定。《實施方案》將此作為我國船舶工業調整結構、促進轉型的基本原則之一,無疑對我國船企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
“以前我們只是學會了‘接球’,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要學會‘發球’?!卑鼜堨o認為,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制定行業標準,這是船舶業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也是檢驗我們是否真正成為造船強國和海洋強國的重要標志。以往,我國船企被動地學習和研究別人制定的規則,只能跟隨、遵從別人的“游戲規則”,現在應該主動尋求頂層話語權,通過創新提升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變跟隨為引領,在提升硬實力的同時修煉軟實力,做到“內外兼修”,而不是“外強中干”。
嚴格控制,動作準確到位
提升技術實力必須依靠骨干企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深刻轉變?!皬脑齑瑯I的總量來看,我國遠在韓國之上,但是從價值量來看,我們與韓國的差距不小。”包張靜指出,《實施方案》強調嚴控產能和金融支持并舉,不僅抓住了源頭,而且打到了“七寸”?!百Y本具有逐利性,盲目投資、產能過剩必然導致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現在造船業不景氣,許多企業轉向了海工裝備制造,但是海工裝備業也有自身的發展周期,《實施方案》嚴控新增產能,收緊信貸支持,就是為了避免海工裝備制造業重蹈造船業的覆轍?!?BR> 船舶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但是金融機構的支持必須堅持商業原則,應該多元化,注重金融產品的創新和防范金融風險。包張靜認為,《實施方案》其實也是在幫助船舶工業化解鏈條性風險和產業性風險,同時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冷靜客觀地分析船舶行業的發展狀況,以此來評估風險、規范流程,金融機構與船舶工業應該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
包張靜表示,《實施方案》已經為我國船舶工業明確了方向,確定了思路,謀劃了布局,剩下的就是行業自身如何在實踐中謀求發展。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經過長期的堅持和持續的努力,以及后續配套政策措施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國船舶工業真正走出困境,實現快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