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農業部出臺《關于促進遠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了發展遠洋漁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確定了我國遠洋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業內有關專家認為,這對我國造船企業是一大利好。根據《意見》,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金槍魚圍網船、大型拖網加工船以及標準化、專業化魷魚釣船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冰鮮及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竹莢魚捕撈船、秋刀魚捕撈船值得重點關注,技術實力特別強的造船企業還可考慮研發專業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和南極磷蝦捕撈船。
《意見》指出,我國“十二五”及未來一段時期遠洋漁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加快轉變遠洋漁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升遠洋漁業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優化生產布局、加強能力建設、完善產業體系、提高管理水平為重點,堅持發揮市場機制與政策扶持相結合,著力增強企業實力,提高產業綜合效益,努力將我國遠洋漁業建設成為布局合理、裝備優良、配套完善、管理規范、支撐有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我國從遠洋漁業大國向遠洋漁業強國轉變。
在加強遠洋漁業能力建設方面,《意見》明確提出,我國要以高效、節能、環保和安全為目標,積極推動遠洋漁船及船用裝備的更新、改造和升級,逐步實現遠洋漁船的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大力提升遠洋漁船裝備水平。在符合國際漁業管理規則并具有捕撈配額的前提下,鼓勵建造超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金槍魚圍網船、大型拖網加工船替代老舊漁船;鼓勵建造標準化、專業化魷魚釣船,推動魷魚釣船更新和升級換代;適量建造專業低溫金槍魚延繩釣船及秋刀魚捕撈船,增強資源開發能力;推動過洋性作業漁船更新改造,鼓勵符合條件的國內近海捕撈漁船經改造后從事遠洋漁業生產,發展符合國際市場準入標準要求及雙邊入漁協議的新型專業化漁船,改善過洋性漁船裝備;逐步淘汰雙拖網漁船等對資源造成較大破壞及國際上限制發展的漁船;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安全型漁船,提高玻璃鋼漁船制造工藝和實際應用水平;鼓勵國內大型船舶制造企業參與遠洋漁船建造。
《意見》指出,我國必須提高遠洋漁業科技研發能力。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公海、主要入漁國和極地海域漁業資源探捕調查,建造專業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推進遠洋漁業資源常規化調查監測;另一方面,要加大遠洋漁業科技投入,打造國家級遠洋漁業科研平臺,加強對先進遠洋漁船、船用設備、新型漁具漁法及捕撈節能降耗技術的開發研究,提高遠洋漁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增強科技創新對遠洋漁業發展的支撐和推動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步伐。
《意見》還明確提出,要積極完善和落實相關優惠政策,規范企業運作,強化執行監管,建立扶持遠洋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扶持政策對遠洋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