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位于定海干石覽鎮西碼頭的浙江大洋興和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稱大洋興和)生產車間內,工人將2噸速凍魷魚投入原料解凍機的自動化解凍槽內,28℃恒溫流動水帶動魷魚在“運動”中快速解凍。大洋興和是一家生產魷魚、章魚、蟹類、魚品、蝦類等水產食品的企業,主要供應國內大型商超、電商平臺、連鎖餐飲店。企業總投資近2億元,對標國內水產行業智能化、自動化標桿企業,建設了冷藏庫、生產車間、研發檢測中心、污水處理站、物流倉庫等。 加工原材料首先要解凍水產品,相比較之前在加熱好的水中人工解凍,智能化加工設備省力省時又節約水電能耗。“之前2噸零下10℃的魷魚倒進加熱的水中,3名工人要不停攪動,最起碼要3個小時才能完全解凍,而且水溫很快就降低了只能放掉重新添加熱水。 ”大洋興和總經理助理王國平告訴記者,這臺解凍設備水容量有5噸,可以根據不同水產品解凍所需的溫度進行設置而且保持恒溫。“現在解凍同樣重量的水產品只需要1個工人1個小時,還能減少約35%的用水量。”大洋興和還投入400萬元建設了污水預處理系統,可以將廢水處理到遠低于納管排放標準,相比以前水質污染指數下降50%以上。記者了解到,為鼓勵企業減少排放量、提高排放污水水質,政府出臺了相關減免政策,低于排放標準的,給予不同的減免額度。今年1到7月份,大洋興和共被減免了2.6萬余元污水處理費。大洋興和的智能化設備不僅限于此。該公司和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借助高校的智囊團研發了智能切片、自動包裝等智能設備,還更新ERP、MES辦公軟件,通過大數據管理,實現倉儲存量、財務核算、客戶跟蹤反饋等工廠全進程透明化、精細化。公司超低溫液氮速凍生產線上,應用了一項由浙大科研團隊研發的智能控溫技術。“水產品通過傳送帶進入設備,就像走一條隧道,里面每一段都有溫度傳感器,時刻監控產品的溫度,確保產品核心溫度達到要求。”王國平說,這項智能控溫技術已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近年來,大洋興和打造我市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投資1.5億元從原材料入庫、運輸、加工生產到遠程操控等環節實現全流程智能化,推進年加工3萬噸水產品智能工廠項目建設。“現在企業有油炸、裹粉、漂燙、冷凍、速凍、燒烤、蔬菜7條生產線,智能工廠項目完成了40%。”王國平說,當前5G信號在各個車間已經全覆蓋,公司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消費者體驗、銷售前端的智能化操作,屆時客戶來到廠里的VR體驗中心,不用進廠房就能“身臨其境”看到車間生產情況;銷售員拿一個手機跑業務,就能給客戶直接展示產品生產全流程,增強客戶對產品的認可度。
(來源:舟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