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半年外經貿形勢分析會
7月20日,浙江省上半年外經貿形勢分析會暨外貿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杭州召開。
據統計,上半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12242.5億元,同比增長19.5%;其中,出口9281.4億元,同比增長13.9%,比1―5月提高0.3個百分點,占全國比重為12.9%;進口2961.1億元,同比增長41.3%。實現了年初提出的“保份額、正增長、優結構”目標。新增外商投資企業1409家,投資總額238.1億美元,合同外資156.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3.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62%,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完成國外經濟合作完成營業額236.97億元,同比增長6.51%,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服務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對外貿結構升級作用進一步顯現。上半年,浙江省實現服務貿易進出口1650.5億元,同比增長18.2%,高于去年同期,高于年初增長10%左右的目標。其中,出口1076.6億元,同比增長19.0%;進口573.9億元,同比增長16.7%。服貿總額占該省外貿總額的12.0%。
浙江省副省長梁黎明對今年以來浙江省外經貿工作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他指出:“目前浙江省外經貿工作仍存在矛盾、短板和問題。例如,服務貿易雖有進步,但仍是短板,有突破,但突破不明顯。我們仍以傳統商品出口為主,出口產品附加值較低,產業結構升級的任務仍然很重。各地市不僅要總結自身的經驗和做法,也要擅于借鑒其他地市的經驗,更要在橫向上與廣東、江蘇等地進行比較,揚長避短,均衡發展,牢牢把握開放強省的鮮明導向,以開放促改革、發展和創新。”
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韓杰表示:“今年以來浙江省商務系統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一帶一路’統領新一輪對外開放,上半年浙江省商務運行總體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843.4億元,增長18.1%,出口3048.8億元,增長12.1%,出口、進出口規模分別位居全國第二和第三位。同期,浙江對美國出口大幅增長,自貿協定拉動出口作用顯現。上半年,浙江對美國出口1728.7億元,增長18.0%,高出浙江省出口增速4.1個百分點,占浙江省出口總值18.6%。歐盟依然占據著浙江省第一大出口市場的地位,上半年出口2085.7億元,增長12.5%,占浙江省出口總值22.5%。
此外,民營企業作為浙江外貿主力軍的地位進一步穩固,規模企業增速高于浙江總體增速。上半年,浙江省民營企業進出口8549.6億元,增長19.7%,占浙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9.8%,占全國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17.0%。
雖然上半年浙江省外經貿工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但1―6月,浙江省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同比下降5.1%,比一季度回落15.2個百分點。全球貿易形勢的變化,為引進外資提高了難度,招商引資仍是一場硬仗。
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努力吸引制造業投資回流,新興經濟體加大引進外資和促進制造業發展力度,對浙江省招引外資和外貿出口形成雙重擠壓。數據顯示,2016年,發達經濟體在全球FDI(外商直接投資)流量中所占份額進一步提升,達到57%;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加大爭奪外資力度,印度、孟加拉國、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貿易方面,根據世貿組織數據,1―5月,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國出口分別增長24.8%、12.7%、12.9%。
浙江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張漢東告訴記者:“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喪失,中國的土地價格已上漲,關鍵生產要素價格走高。同時,國內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加強,企業生產的生態成本也隨之提升。在這種情況下,浙江能夠維持這個引資規模非常不容易。”
韓杰表示,下一步浙江外經貿工作要堅持“八大聚焦”。“要聚焦改革開放,以‘一帶一路’統領重大開放平臺建設;聚焦批發零售業改造升級,推進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聚焦外貿優進優出,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聚焦擴量固基,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聚焦大項目好項目,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聚焦內外聯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聚焦創新發展,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加快發展;聚焦改革,切實提高行政效率。”
會上,浙江省11個地市相關負責人做了交流發言,各自匯報了上半年外經貿工作情況。(國際商報 楊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