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舟山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辦事員王升開從舟山海關拿到了大豆加工貿易核銷結案通知書,這意味著該公司首筆大豆加工貿易業務順利完結。據悉,這也是全市乃至全省完結的首筆大豆加工貿易業務,該項業務的開展,將進一步助力舟山打造國際糧油中轉集散基地。
舟山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自去年11月起,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陸續出口、內銷部分豆粕、豆油。相比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具有節省企業生產成本、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的優勢。“加工貿易在生產、管理等方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生產精密度提高,帶動生產成本下降。 ”該公司業務二部經理助理洪曉曉告訴記者,以此次辦結的4000噸大豆為例,開展加工貿易,至少為企業節約成本5萬元。
近年來,隨著舟山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和潤物流5000噸級碼頭和3000噸泊位臨時對外開放資質的獲批,糧油產品進出口通道日趨順暢。
在舟山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大豆從外輪上卸載后,迅速通過封閉輸送帶進入筒倉,進行下一環節的生產加工,待成品完成后,再通過具有對外開放資質的碼頭裝船,運往國內其他城市或復運出口。“目前,公司用大豆加工出來的產品主要有豆油和豆粕兩大類。 ”洪曉曉告訴記者,除豆油仍以內銷為主外,豆粕已輻射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據檢驗檢疫部門統計,今年一季度,該企業豆粕出口量達到4.93萬噸,已超過去年全年4.50萬噸的出口總量,日本為主要出口市場。
今年,該企業計劃利用舟山現有的港口和海運優勢,借助加工貿易政策便利,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提高產品出口份額。“我們正在與國外客戶接洽,打算將豆油、豆粕出口到東南亞。 ”她說。
舟山海關加工貿易管理科科長張曉莉認為,舟山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從物流服務起步,發展加工貿易,延長產業鏈,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內在實力。(汪超群陳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