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于2014年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廣州琶洲展館舉辦,我市共有29家企業參展,其中流通型企業3家,非流通型企業24家,工貿企業2家,共設展會63個,主要分布在工具、家用電器、大型機械及設備、玩具、家用紡織品、鞋類及體育、旅游休閑用品等19個展區之中。這屆廣交會我市企業成交額4290萬美元,比上屆減少5.09%。其中:第一期機械、工具、家電等機電類產品價值較高,成交2600萬美元,占總成交額的60.61%;第二期輕工類產品成交730萬美元,占總成交額的17.02%;第三期輕工、食品、紡織等產品成交960萬美元,占總成交額的22.38%。我市展品主要出口市場:第一期為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第二期為美洲、亞洲和歐洲,第三期為亞洲和大洋洲。從整屆廣交會情況來看,亞洲和美洲依舊為主要出口市場,其它傳統市場和新興市場表現不佳。據參展企業反映,這屆廣交會前來洽談的美國采購商比前幾屆多,且質量較高。
在這屆廣交會上,我市參展企業呈現以下幾特點:一是參展效果凸現差異化。一期、二期采購商接洽正常,效果良好,大多數企業都接到新客戶和訂單,其中一家禮品企業接待的150名采購商中有30個意向比較明確,遠超前幾屆的參展效果;三期除鞋類和體育用品接洽了部分老客戶,其它紡織、食品等展區總體效果不佳,幾乎沒有專業采購商來洽談;服裝、紡織品等產品與周邊國家相比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出口訂單已有轉移跡象。二是小單短單成主力。與以往幾屆一樣,在企業與客戶洽談中,簽訂的小單、短單居多,大單、長單基本消失。三是產品更新促成交。此次參展,凡自主研發的新產品,有專利保護、重點市場認證、國外商品注冊的產品,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參展效果,更新的產品基本上都得到成交。四是出口市場有所變化。一、二期采購商質量有所提升,北美地區特別是美國市場有所恢復,前來洽談的采購商質量要好于前幾屆,參展企業基本都接洽了新采購商,而且不少采購商屬于行業的前列;非洲市場的埃及采購商在一期增長1倍,從而穩定了我市部分的機械產業出口;而歐洲、大洋洲等地區采購商的總體減少明顯影響了企業的成交。五是產品報價更難。因受人民幣升值壓力、用工成本增加、招工難、部分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洽談報價普遍會提高5-10%,從而增大了成交難度。為了保護傳統市場,穩定客戶,企業也只能保持以前的價格。 (市商務局外貿處 王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