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v在线,青青草青青操,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无限看推荐,韩国精品一区,国产精品黄色网,秋霞毛片亚洲午夜精品a,国产精品天堂网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市政府出臺進一步促進船舶工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 [發布時間]:2013-06-19

返回 打印

    為著力保障船舶工業健康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現代化船舶和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市政府于5月27日出臺了進一步促進船舶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共計15條。此意見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后執行,實施期限至2016年底止,具體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一)扶持龍頭企業。制定船舶行業龍頭企業標準,根據標準確定一批龍頭企業,連續三年給予重點培育扶持;對龍頭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定期進行考核,對達到龍頭企業標準的,納入扶持名單。全面落實各級政府出臺的各項惠企減負政策措施;著力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融資問題,積極向國家、省爭取重大項目扶持資金。2013-2015年,根據龍頭企業當年上繳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的額度,對造船、海工裝備制造和船配企業予以全額獎勵,對修船企業予以全額的80%獎勵;根據其當年繳納“三稅”(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所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同比增長10%以上的,按超過部分的額度給予50%獎勵(上年繳納“三稅”負增長的企業不予享受),獎勵資金專項用于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同時,根據龍頭企業需要和申請可制訂出臺“一企一策”。
    (二)培育特色優勢企業。制定船舶行業特色優勢企業標準,根據標準確定一批特色優勢企業,連續三年給予重點培育扶持;對特色優勢企業實行動態管理,定期進行考核,對達到特色優勢企業標準的,納入培育扶持名單。全面落實各級政府出臺的各項惠企減負政策措施;2013-2015年,根據特色優勢企業當年上繳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的額度,對船配企業予以全額獎勵,對造船和海工裝備制造企業予以全額的80%獎勵,對修船企業予以全額的60%獎勵,獎勵資金專項用于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優先向上爭取項目扶持資金,并在用地、用海、融資、技術改造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
    (三)努力提高創新發展水平。鼓勵船舶修造及配套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適用技術和關鍵設備開展技術改造。每年確定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優先支持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企業,對設備技術實際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按設備技術實際投資額給予5%的補助,最高補助額不超過300萬元;對企業在加強無動力修造船舶防臺風安全管理方面添置設施設備器材等,且年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的,給予一定的補助。
    (四)支持產業創新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建設企業研究院、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高新產品研發,推進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產學研合作,成效明顯的經審核后給予一定補助;鼓勵企業建立現代造船模式,對開展“兩化”融合成效明顯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助;加快船舶工業設計基地建設,對引進的國際知名設計研發機構,經認定給予重點獎勵。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船舶企業引進和培養各類中高級人才(團隊),對企業高薪引進的科技型、技能型和管理型高層次人才,按照<舟山市人才引進和激勵辦法》明確的優惠政策給予優先安排。
    (五)進一步發展船配制造業。加大船舶配套項目招商引資力度,落實相關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的船舶配套企業;對規模以上船舶配套企業,根據其當年繳納“三稅”(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所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同比增長10%以上的,按超過部分的額度給予50%獎勵(上年繳納“三稅”負增長的企業不予享受),獎勵資金專項用于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鼓勵船舶企業采購本地制造的船配產品,對當年采購本地船配產品總額達到1500萬元以上的(關聯企業產品采購除外,大型船體分段不計)修造船企業予以獎勵,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對與世界知名船配企業合作或收購世界知名船配品牌的船配企業,經認定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對船配產品通過中外知名船級社認證的,給予首次認證費用一定補助。鼓勵大型物流企業投資興建船用物資材料加工配送中心,對具有一定規模且業績良好的,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
    二、鼓勵兼并重組
    (六)開通兼并重組“綠色通道”。鼓勵企業通過擴股、轉讓、重組等形式引進市內外戰略投資者。全面落實國務院、省、市政府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有關政策,優化政策扶持和服務。對涉及我市產業結構優化影響較大的企業兼并重組,由市、縣(區)政府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成立一對一的指導服務工作組,幫助開展相關工作。
    (七)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合并、分立、兼并等企業重組過程中發生企業產權轉讓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移行為,不征收營業稅;對涉及的行政性收費,在市級權限內按規定給予減免(不包括土地屬性改變的)。對企業兼并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等按規定給予稅收優惠;對企業實行承債式并購重組的,根據并購重組企業“三稅”(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所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超過上年部分的50%額度,三年內給予獎勵(以并購重組實際承債額為限)。對重大兼并重組項目,可以實行“一事一議”。
    三、鼓勵轉產轉業
    (八)促進企業轉產。鼓勵一般性修造船中小企業向特種船、遠洋漁船、游艇、高端船配以及鋼結構、臨港裝備等非船產品發展。利用原廠址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企業,經工業主管部門和規劃部門批準后,在其土地性質不改變的前提下,實施拆建、改擴建、加層改造、利用地下空間等途徑提高容積率的,不增收地價款,并按當年該企業原有生產設備評估值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企業利用已有存量土地和原廠房興辦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研發設計、文化創意、技術服務、倉儲運輸等生產性服務業,可保留其工業土地用途不變,經規劃、國土資源部門批準后使用,按規定繳納國有土地收益金。對城市規劃建設需要完全退出的企業,對其原土地、設施設備按市場評估價補償的基礎上,給予原土地使用權人一定的獎勵。對一批需要搬遷的企業,允許企業異地搬遷,優先支持這批企業對船舶產業核心集聚區塊內的相關船舶企業或在建船舶項目開展兼并重組,對其原工業土地、不動產設施等按市場評估價給予補償,對其在搬遷過程中發生的其它費用給予一定的補助。
    (九)嚴格限制新建和在建項目。對新上一般性的修造船項目,各職能部門不予受理審批。對一批在建船舶項目,不再實施一般性的修造船項目,項目用地建設期限不再延期,允許原業主在規定時限內轉產轉業,所選擇的新項目必須符合鼓勵發展的產業導向目錄,經重新審批后方可實施。原業主不再實施在建項目的,由政府依法收回。
    (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對市場前景差、技術含量低、環境影響大、安全生產不達標的企業,以及嚴重資不抵債、停產停業的企業,政府根據相關規劃及產業政策,依法予以調整或轉產轉業。對上述企業,不再作為金融機構的重點信貸支持對象,不再列入各級政府的擔保、應急周轉資金等支持對象,各種財政類補助獎勵項目不再作安排。
    四、優化發展環境
    (十一)設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進一步增強財政政策對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和導向作用,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不少于600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企業培育、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兼并重組、市場開拓、平臺提升等方面的補助和獎勵。
    (十二)設立舟山市船舶產業發展基金。船舶產業發展基金參與船舶產業的整合提升,基金投資方向以市內船舶工業相關項目為主,重點開展對龍頭企業重大產業升級項目的股權投資,參與對企業(項目)的兼并重組。
    (十三)強化融資保障。積極爭取國家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的專項貸款授信,鼓勵商業銀行積極向上爭取差別化信貸政策;把特色優勢企業全部納入市、縣(區)兩級擔保公司和應急轉貸資金支持名單。對經第三方信用評級信用程度較高的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企業,給予適當的信用保函或信用貸款支持。著力開展內保外貸、外保內貸、海外代付、信用證等業務。重點支持在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企業中加快實施岸線、海域使用權抵押融資和使用權交易流轉辦法。加快發展船舶融資租賃,努力探索發展單船SPV(特殊目的實體)等國際通行的大型設備融資租賃模式。進一步擴大保單質押融資和船舶出口買方信貸業務。積極拓展各類債券、信托、私募股權、上市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努力擴大銀行并購貸款額度,加快推進并購重組。創新企業還貸方式,進一步優化企業資產結構,減輕企業債務利息負擔和短期融資壓力。
    (十四)創新監管模式。創新口岸監管模式,先行先試,改革通關整體流程,探索碼頭聯檢(除來自疫區的修理船舶)和碼頭交船的通關辦法,提高口岸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努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十五)各縣(區)政府也應設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加大對船舶工業的支持力度。涉及的按地方經濟貢獻額度獎勵的政策兌現資金,按照稅收屬地原則由市、縣(區)政府承擔;按定額或比例補助的政策兌現資金,由市、縣(區)政府各承擔50%。(協會秘書處)

附:

龍頭企業和特色企業標準

    一、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標準
企業規模:注冊資金2億元以上,或累計投資額30億元以上。生產能力:具備建造8萬噸級以上常規船舶能力,年造船能力在100萬載重噸以上;或具備建造大型海工裝備主力產品能力。市場情況:年產值50億元以上,或手持訂單合同金額在50億元以上。技術創新: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或屬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或在市外有企業研發機構,具備一定的自主設計能力。管理水平:達到國家船舶行業標準《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及評價方法》“一級II類《管理要求》”標準。
    二、船舶修理龍頭企業標準
企業規模:注冊資金1億元以上,或累計投資額達10億元以上。生產能力:擁有20萬噸級以上修船塢,年修理萬噸級船舶150艘以上。市場情況:年產值10億元以上。技術和管理水平:達到國家船舶行業標準《船舶修理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及評價方法》“一級I類《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標準。
    三、船舶配套龍頭企業標準
生產經營情況:年產值2億元以上或累計投資2億元以上。主要產品:生產海工配套產品,船舶動力、甲板機械、艙室設備和船用電氣自動化裝置等,或在同行業中列前10位。
    四、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特色企業標準
企業規模: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上,或累計投資額5億元以上。生產能力:具備建造3萬噸級以上常規船舶能力,或建造海工裝備、特種船舶、遠洋漁船等特色產品。市場情況:年產值5億元以上,或手持訂單合同金額保持在5億元以上。技術創新:擁有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具備相應的生產設計能力。管理水平:達到國家船舶行業標準《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及評價方法》“二級I類《管理要求》”標準。
    五、船舶修理特色企業標準
企業規模:注冊資金3000萬元以上,或累計投資額達5億元以上。生產能力:擁有10萬噸級修船塢,年修理萬噸級船舶100艘以上。市場情況:年產值3億元以上。技術和管理水平:達到國家船舶行業標準《船舶修理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及評價方法》“一級II類《管理要求》和《技術要求》”標準。
    六、船舶配套特色企業標準
生產經營情況:年產值5000萬以上或累計投資5000萬元以上。主要產品:生產海配套產品、船舶動力、甲板機械、艙室設備和船用電氣自動化裝置等,或在國內同行業中列前10位。

Copyright ? 2008 www.scoop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