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當前船市“接多虧多”的復雜形勢,現在每個船廠都在控制船舶建造總量,控制接單規模,整體收縮僅維持生產做“穩”的造船策略,將有效資源更多地用好于現有業務中。在做“穩”的基礎上,對企業進行積極的結構調整、加快管理提升步伐,以求在度過困難期的同時,使造船技術更靠近日、韓先進船企的水平。并通過科學有效的成本控制來轉變造船模式,優化工藝流程,縮短船舶建造周期,降低造船成本,上面的諸要因素也是我們公司所面臨的。如何通過有效措施擴大造船總量成為擺在我們造船人面前突出重要的問題。我認為造船全過程成本控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合理優化設計成本
當今船舶行業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如何設計出性能優良、節能環保的產品關系到企業的生死存亡,造船成本控制必須抓好設計目標成本管理。有研究表明設計階段決定了船舶產品成本的80%,合同設計階段必須優化產品設計,對船舶設計功能作充分的論證,對多余功能需想方設法拿掉,控制主要設備的費用。詳細設計要優化船體結構設計,減少鋼材用量和設備費用;生產設計階段抓細節,為現場施工提供詳細施工工藝,包括編制各分段、各區域的托盤表,電纜冊,匯總各零件制造工時成本與裝配成本等。優化造船生產設計,可提高鋼材利用率,減少返工量,降低電纜成本。總之,設計跨一小步,可提高企業競爭力,達到有效控制船舶制造成本的目標。成本控制水平肯定跨一大步。
2、降低采購成本
采購管理的作用不僅是保證船舶企業正常有序進行生產,而且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獲取利潤進而提升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面對目前宏觀經濟環境很差的市場形勢,采購部門需進一步建立有關的市場信息機制,對采購環境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以達到有效利用采購環境的目的,比如要建立重要設備供應商信息的數據庫,以便在需要時候能隨時找到相應的供應商,以及這些供應商的產品或服務等其它方面的可靠信息;加強供應商的管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不僅可取得高質量的貨物或服務,也能取得一定的價格優勢。措施上力爭做到批量采購,發揮規模優勢,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正確估算采購物資數量,減少庫存量,建立供應鏈管理思想,與供應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納入競爭機制,做到同樣的物資比質量,同樣的質量比價格,同樣的價格比付款方式。同樣的付款方式比供貨周期,同樣的供貨周期比售后服務。結合ISO體系長時有效運行做好這項工作。
3、挖潛生產過程成本
生產成本占整個造船成本的15%左右。在把好經營、設計、采購關口的前提下,生產成本控制上升1個百分點,就是企業多1%的利潤。生產成本控制主要抓好2個方面,一:勞動力成本控制,人任何時候都是控制管理的中心,一方面通過控制勞動力總量進行增效,另一方面加強員工業務素質培訓,提高單位時間生產效率,這要做得更好,公司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組織了各工種多人次的培訓,明顯地提高了員工的素質,一定會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2013年要做好焊工培訓員工實際持證率,同時加大每條焊縫實名字自檢力度。二:輔助材料和動能的管理,輔助材料定額控制要做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新年要抓好細節管理,具體到能用一個螺母的地方不用2個。動能管理通過可以采用分時段供氣、加班需申請等手段做到有效的控制,2013年工作中現場所有管理人員要加強現場監督管理,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發生,減少浪費。人的素質上去了,材料、能源管理才能上臺階,接下來要做的事向周期控制和現場管理要效益,通過不斷提高下水完整性,縮短水下調試周期,加強設備保護管理,減少缺損件,減少返工,通過提高船舶設備運行利用率來減少油耗,杜絕能源浪費等措施來降低成本。根據ISO體系的要求嚴格做好產品建造過程每個環節的持續改進和有效控制。
總之,造船成本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全體員工在各個階段把好關。我們認真對待微利甚至虧本時期,只有全體員工認清形勢,群策群力,齊抓共管,形成核心競爭力,才有生存的空間。讓我們攜手前進,勇于面對困難,開拓進取,讓正和這條大船持續揚帆遠航!(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項目工程部 綜合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