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浙江金鷹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裝配鉗工周信國
周信國,浙江金鷹食品機工械分公司一名普通的裝配鉗工。在裝配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周信國一干就是三十多年。這么多年來,他勤勤墾墾,腳踏實地,用辛勤的汗水和執著的努力,譜寫了一名普通職工對企業的深厚感情。他的勤業敬業,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精神,博得食品機械分公司上下交口稱贊。從他參加工作到現在,年年先進,所獲得的“先進工作者”“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不下40個。厚厚的獎狀記載著這一位普通勞動者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極端負責精神。面對榮譽,周信國師傅只是一笑置之,還說:“我只做了一名普通員工應該做的事情,感謝企業給了我這么多的榮譽。
周信國原是舟山柴油機廠的一名普通裝配工,在公司兼并柴油機廠后才真正成為一名金鷹人。無論是在哪里工作,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在金鷹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蒸蒸日上的業績里,作為產品出庫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裝配,整個車間經常滿負荷甚至于超負荷運轉,出口到國外的訂單一天也耽誤不得,突擊加班也成為裝配車間的常事。而每次的突擊加班都有周信國的身影,他總是盡心盡責地完成車間分配的工作任務,任勞任怨,隨叫隨到。有時候由于工作任務緊,周信國師傅和大伙一忙就忙到下半夜,第二天又準時出現在裝配車間里。那么多年來,周信國師傅在裝配車間里摸爬滾打,早已成為裝配的行家里手,“如果車間里周師傅裝不上的機器,那么我們這個裝配車間里就很難再有人裝得上,如果車間里周師傅技術排名第二,那么車間就很難找到技術第一的職工。”那是食品機械分公司下屬分廠負責人傅如倫對周信國的肯定和評價。
新產品銷售出去,公司必須派專業的裝配人員去調試,而周信國便成為首當其沖的一位。一次,通過公司相關人員的銷售攻關努力,終于讓娃哈哈集團購買公司的組合機,那是第一臺發到娃哈哈去的設備,如果售后服務和使用效果不好,將直接影響與娃哈哈集團的再次合作,而且也將為此款新產品今后的銷路埋下陰影。分廠負責人把艱巨的裝配任務交給了周信國師傅。在娃哈哈集團長沙分公司里,周信國師傅埋頭苦干,加班加點硬是把別人需一個月完成的工作半個月全部完成,而且調試后新設備產品質量過硬。在調試的日子里,由于時間較緊,苦累可想而知,往往飯還在口里人已經到了設備安裝調試現場。在幫娃哈哈集團贏得了生產進度的同時,周信國師傅的敬業、勤奮給娃哈哈集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娃哈哈集團的訂單便如雪片般飛向浙江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而每一次,娃哈哈集團均點名要求周信國師傅前去調試。
敬業工作,無私奉獻,急企業所急,這是周師傅這么多年來認真工作的最真實寫照。一次,因手傷筋必須回家休息。可公司發到佛山去的一批設備派人調試始終有問題,客戶非常著急,如果派去的員工再調試不好的話,不但影響公司的信譽,嚴重的話還將遭到客戶的退貨和索賠,往常碰到難題,車間總是找周師傅,可此時,周師傅又有傷在身,車間負責人真是左右為難。當周師傅了解到車間的困難時,主動請纓去佛山安裝調試設備,車間負責人看著周師傅手臂上張貼的東一張西一張傷痛膏時,感動地不知說什么好。到佛山后,周師傅一接手工作,便馬上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忍著痛,他只用了四五天的時間就完成了別人需要十天半月完成的工作。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圓。”周信國深知:一個人再能干就是混身是鐵也打不出幾顆釘子,只有做好技術上的傳、幫、帶工作,讓車間里所有的操作工技術都過硬才能使公司的各項生產工作精益求精。于是他總是將自己的技術心得、經驗、措施和“絕招”,毫無保留耐心傳授給別的操作人員,從來沒有“留一手”。特別在生產任務繁忙,出口產品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員工沒有過硬的操作技術、技能,要完成各項生產指標、質量指標任務只是一紙空談,周信國總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并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經驗耐心地向新進職工進行傳教,讓他們在短期內盡快掌握安裝技術,如今,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周師傅一點也不為過。
現在,最讓周師傅欣慰的是分廠對自己多年成績的肯定,最讓他感動是的浙江食品機械有限公司這個團結拼搏、蒸蒸日上的集體,最讓他愧疚的是自己的家庭。工作三十多年來,家里的事情從來沒有操過心。“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上班干得歡,回家累得慌”這是妻子對丈夫的概嘆。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少同齡的朋友問他現在是市場經濟,凡事都講個效益,你這樣沒日沒夜的想著工作,覺不覺得虧呀?不,他一點也不覺得虧。他覺得他付出的是汗水,獲得的是知識、力量和尊敬。
這就是周信國,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走過來,走在這片他熟悉的土地上,走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無論榮辱得失,他還是風采依舊,忙忙碌碌。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灌溉出了豐碩的果實!(金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