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下半年,對于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亞麻廠來說,是一段極其困難的日子,當時總部亞麻廠內部管理混亂,質量管理失控,在亞麻紗競爭最激烈的歐洲市場,“金鷹亞麻紗”因質量問題遭遇意大利客戶索賠,在經濟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金鷹人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質量信譽更是一落千丈。如何讓金鷹亞麻紗產品質量重新獲得歐洲客戶的信任,對于當時管理一片混亂的亞麻廠來說又談何容易?但屋漏又逢連夜雨,2008年下半年,金融風暴不期而至,使正在進行全面整改的亞麻廠雪上加霜。然而他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重新調整后的亞麻廠領導班子從今年年初起下了狠心,從“細節、工藝、原料、設備、現場操作”等全方位入手,千方百計尋找影響產品質量的原因,重新修改、補充和完善以往質量管理的細則,一再審視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檔車工的工作職責和質量獎罰條例,公正合理地修改了“捉疵”有獎無扣現象,使車間各道工序獎罰更加分明,并把質量管理細則和條例重新發到每個員工手上,讓每一個職工明確職責,增強責任心。同時,在粗放等工序里,對每一個班組的區域進行合理劃分,在粗紗管上做了標識,有效控制了班與班之間、人與人之間疵品亂堆放等混水摸魚現象;在煮鍋工藝方面對影響煮鍋質量最重要的水質進行了多方勘測,在不影響質量的情況下,將湖水和自來水進行了合理搭配,對“煮紗”工藝操作中出現的“簡管松緊和滲透不均”進行嚴格控制,從而有效地控制了煮色紗時上下顏色不統一及圈紗現象;為從源頭上扼制質量問題,亞麻廠一改過去對原料環節疏于把關問題,派專人對進廠原料進行仔細篩選,人手不夠從絹紡廠調派,讓原料篩選工序成為重要關卡;同時,他們還注重抓好設備保養和機臺衛生工作,采取對機臺衛生進行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層層進行質量監管。在該廠干部職工共同努力下,亞麻廠的各種質量指標明顯好轉,圈紗率和后紡“捉疵”明顯減少,流入后道的不合格紗明顯下降,短麻24支紗各項指標全部達標,特別是強力從原來的750CN左右上升900CN,困擾絡簡車間多年的“重疊紗”“網狀沙”問題也得到了很好解決。亞麻廠多管齊下抓質量,精細管理謀發展,使奮戰在一線的工廠員工看到了亞麻產品質量正在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和信任的希望。(金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