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華常務副市長作重要講話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水產加工業穩定發展,加快水產加工業的轉型升級,11月14日下午,舟山市經貿委在海中洲飯店會議室召開全市水產加工業現場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市水產重點骨干企業興業、海力生、震洋、舟漁、海氏、正龍、西峰、世創、越洋、華發、卓海、富丹、騰華等企業老總或代表,普陀區政府和市、四縣區外經貿局相關領導,市統計局、舟山檢驗檢疫局、舟山海關、市國稅局、市人行、市出口水產行業協會等相關領導和代表,共40余人。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顧央軍主持。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馬國華到會聽取座談并作重要講話。
會上,普陀區政府副區長劉永藝作了《提高水產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的經驗介紹,13個水產重點骨干企業老總或代表分別對當前我市水產加工業的總體情況和本公司的發展形勢作了分析,對今年生產情況進行了預測,提出了明年工作思路,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了建議。舟山檢驗檢疫局、舟山海關、市國稅局、市出口水產行業協會領導分別作了相關問題的介紹性發言。
馬國華常務副市長在講話中說,水產加工業的形勢自去年就開始發生變化,我今年春節上班第一天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同有關同志商量如何促進水產加工業可持續發展問題。2月18日, 召開了全市水產企業座談會,制訂了七、八條扶持措施,5月份對水產行業進行了調研。去年,市政協劉愛世主席帶隊進行了調研,前不久市人大常委會余志祥副主任又帶隊進行了調研。為促進我市水產加工業的發展,各縣區都做了大量工作。在水產加工業存在諸多困難條件下,2008年水產加工業產值與2007年基本持平,這本身就是一個大成績。各業務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也都在為水產加工企業做解困工作。更可貴的是,企業家們迎難而上,做了大量的產業調整工作。
馬副市長說,我們對水產加工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沒有變,水產加工業對漁民增收、勞動力安置、漁區穩定貢獻大。企業走的精深加工路子不能變,搞精深加工是提升產品價值的好辦法。企業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內外并舉,擴大市場。氯霉素事件對水產加工業影響是最嚴重的時期,現在企業的困難是外部條件影響的。市場不好,質量安全不好,企業要堅定決心和信心。水產加工業的地位不能動搖,它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因為人們總要吃,而且是吃最環保的食品。現在的問題是目前遇到的困難如何渡過。主導企業、重點企業、龍頭企業不能倒,水產企業可以調整,產品、市場和加工上都可以調整。下步的問題,關鍵是增加企業信心。中央、國務院出臺了10條拉動經濟發展的政策,可以說是180度大轉彎。出口退稅,擴大內需,這是一個十分有利的大環境。省政府拿出100個億來支持今明兩年企業解決臨時工社保問題。我們幫助企業解困的辦法也正在議,如收費怎么改、怎樣減少或免收企業稅等。對當前的困難,樹立信心相當重要。首先我們自己要有信心,企業保持住了就是勝利,站牢了就是好漢。應當看到,我市情況比其他地區好得多,各部門都在努力,如果你們倒了,我們還搞什么!
關于水產加工業如何解困問題,馬副市長指出,一是水產品出口退稅問題,我下周到北京,相關部門都可以去反映,我跟你們一起去匯報。二是融資問題,我是應急組長,我要求到今年底,銀行一律不準撤資,抓緊轉賬工作,同時把市外銀行請來。對重點企業,人行、經貿委負責牽頭,保證基數,進行考核,適當增量。三是對水產企業扶持政策的方向性要重新考慮,平均分配不行,比如歐盟對我市制冰廠檢查,必須花錢,我意見,政府、制冰廠整改企業、出口水產加工企業,各出三分之一,出口水產加工企業由出口水產行業協會負責,抓緊協調。對企業檢測設備經費補助問題,我拿出一部分,以減少企業負擔。四是對蝦、蟹產品出口實行的配額制度一定要堅持下去,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還可以擴大到其它品種。(史憲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