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預測,中國經濟韌性強,復蘇加快,下半年外貿有望以兩位數增長。
其中,進口同比增長預計在8月或者9月可達兩位數,而出口同比增長自5月以來已恢復兩位數增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在接受《中國日報》獨家采訪時對下半年進出口貿易表示看好。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帶來的貿易潛力正在逐步釋放,中國與26個經濟體簽署的19項自由貿易協定將繼續促進貿易和投資,”他解釋。2022年1月1日,RCEP作為一項公約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
中國擁有體系完整、安全穩定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且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長期穩中向好。此外,全球能源緊縮和大量歐洲國家的工廠關閉,這使得中國商品在海外市場更具吸引力。
據此魏建國分析認為,“由于新冠疫情仍未結束,世界主要經濟體面臨增長停滯,全球整體需求收縮。但是,中國商品的海外需求將持續擴大,特別是在美國、歐盟、韓國和日本等經濟體?!彼€提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將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更多貢獻。
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13.2%,達到11.14萬億元,高于前五個月11.4%的增幅。上半年進口同比增長4.8%,達到8.66萬億元,高于1-5月期間4.7%的增長。
上述增長有賴于穩增長經濟政策和有效疫情防控帶來的中國經濟復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中國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在5月萎縮6.5%之后,6月同比增長了0.8%,挽回了此前新冠疫情造成的連續兩個月的跌勢,工業經濟逐漸恢復。
魏建國表示,“中國的貿易潛力將在下半年進一步釋放。隨著全國范圍內復工復產,中國經濟活動的穩步復蘇將為貿易增長注入更多動力。”他提出,對中國來說,未來一年半都可能是外貿高水平增長的“窗口期”。
中國必須抓住這一“窗口期”優化貿易結構、提高貿易質量,例如通過創新和高科技引領經濟轉型升級,以及促進沿海地區的部分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等措施,實現貿易轉型。他認為,“對于產業轉移,中西部地區有充分的準備、有充足的資源,勞動力成本上升會把工廠擠出中國的說法是錯誤的。”
除了以上措施,魏建國還提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促進貿易部門的高質量發展。
關于下半年的中美貿易形勢,魏建國預測稱,不論是通過取消還是豁免,美國將在兩到三個月內減少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懊绹絹碓揭蕾囍袊某隹?,從日常消費品到防疫物品、電子產品、各類設備和機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取代中國,向美國提供大量的各種規格的各類產品,”他說。
不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有望擴大,整體貿易順差增長卻會放緩。魏建國解釋道,這是由于2022年下半年有效的基礎設施投資將加快,進而將拉動能源、礦產和大型設備的進口增長(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