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8.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1%,比2019年增長22.8%,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進口、出口增速也雙雙呈現兩位數增長,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28.1%;進口8.22萬億元,增長25.9%。
單月數據顯示,6月進出口達3.29萬億元,同比增長22%,是自2020年6月份起連續第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外貿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勢頭,增速較快,為全年外貿量穩質升奠定了良好基礎。”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13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汽車出口翻倍、醫藥材及藥品出口增長93.6%
上半年我國外貿增長中有諸多亮點。從進出口商品類別看,上半年我國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手機、汽車分別增長17%、23.3%、101.4%;出口機電產品5.83萬億元,增長29.5%;出口醫藥材及藥品增長93.6%。
從出口企業和商品數量看,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增加3.6萬家,達到了47.9萬家。進口、出口商品的數量分別增加了16%和29%。
從貿易伙伴看,上半年我國對美國、歐盟、東盟等出口分別增長了31.7%、25.5%、27.8%,對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出口分別增長47%、27.7%。
從高水平開放平臺看,上半年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增長29.1%,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增長32.1%,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出口增長46.1%,均顯著高于外貿總體增速。
從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看,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28.6%,市場采購出口增長49.1%。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李春頂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貿展現強勁形勢,一是“中國制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保障了外部需求;二是我國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紅利,尤其是對外經貿合作的加強和區域貿易協定的發展;三是疫情對貿易的阻礙有所下降。
下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但全年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關于下半年外貿形勢的展望,李魁文表示:“總的看來,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多地蔓延,疫情走勢錯綜復雜,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同時,去年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長近27%,在較高基數的影響下,今年下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將放緩,但全年進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目前外貿企業也面臨發展的挑戰,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12日的發布會上透露有四方面的困難:一是國際海運效率低、價格高;二是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企業出現了“有單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現象;三是原材料價格上漲,提高企業成本;四是部分地區招工難、用工貴。
任鴻斌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與各相關部門和單位密切配合,加強形勢研判,出臺針對性的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重點開展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實完善支持政策。二是促進外貿創新發展。三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四是穩定外貿外資產業鏈供應鏈。五是推動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商務部近期問卷調查顯示,約40%的外貿企業新簽出口訂單同比增長。任鴻斌說:“應該說外需出現了好轉的跡象,企業競爭力增強。我們有信心通過全國外貿系統扎實有力的工作,實現全年量穩質升的目標。”(來源:上海 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