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受廣東省新冠肺炎病例再次出現的影響,中國服務業增長在6月份大幅放緩至14個月來的低點。
財新/Markit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6月份降至50.3,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較5月份的55.1大幅下降。該指數僅略高于50,50是經濟增長與收縮的分界線。
6月份,中國官方服務業指數也顯示出明顯放緩,但仍處于良好的擴張區間。相比之下,財新/Markit這一指數更多地關注于規模較小的公司。
分析師表示,PMI調查結果表明,疫情之后釋放的需求可能已經見頂,中國經濟從危機中強勁反彈的勢頭開始放緩。
自5月底以來,在中國出口和制造業中心廣東省爆發的疫情來自于傳染性更強的DELTA毒株,隨后實施的防控措施對消費者和企業活動造成了壓力。
政府迅速采取行動遏制新一波病例,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也在緩解,但調查結果顯示,服務商未來一年的商業前景降至九個月來的最低水平。
調查結果中的一個亮點是通脹壓力明顯緩解,不再對利潤率進行擠壓。
財新6月份綜合PMI(包括制造業和服務業活動)從5月份的53.8降至50.6的14個月低點。
財新智庫資深經濟學家王哲表示:“疫情過后,制造業已經恢復正常,而服務業對區域復蘇仍很敏感。”
“此外,去年的低基數效應將在今年下半年繼續減弱。通脹壓力與經濟放緩交織在一起,仍然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來源:邊際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