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新聞網 近日,富蘭克林鄧普頓發布的2021年全球投資展望顯示,盡管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全球股市機會依然充足,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在后疫情時代強勢反彈。
富蘭克林鄧普頓股票主管Stephen H. Dover表示,“從地區看,我們依然在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主要在亞洲)看到機會。預計相較于發達市場,他們將從2020年的經濟疲弱低谷中更加強勢地反彈。我們認為,亞洲經濟體總體上已做好充分準備,無論是應對疫情,還是向數字化程度更高的經濟加速轉變。”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整體在2020年收縮3.3%,然后于2021年增長6.0%。其中,新興亞洲地區可能會加速增長,2021年整個地區增長8.0%,而中國增長率則達到更高的8.2%。
在中國,由于政府基本上已經控制住新冠肺炎的傳播,中國的制造業及服務業已大致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中國的科技及傳統經濟行業有大量有吸引力的中國企業,值得考慮投資。中國最新的五年計劃也強調了自給自足,這將有助于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除了中國,日本的前景亦被看好。2020年9月新任首相菅義偉的當選可能為日本的地區銀行整合及數字化轉型帶來結構性改革。此外,日本企業在改善資產負債表方面的表現好于投資者的預期,這也將為專注于基本面的投資者創造機會。
此外,歐洲方面,英國市場的領跑地位拱手讓給了瑞士,因為在前者市場中金融及能源行業占很大比重,而后者市場中占大比重的是全球疫情期間需求增加的醫療保健及制藥公司。根據明晟公司(MSCI)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數據,金融及能源公司約占英國指數的四分之一,而醫療保健占瑞士市場市值的40%。
從行業類別來看,自疫情暴發以來推動股市走高的趨勢,如科技、醫療保健及消費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及創新將持續下去。科技股應仍是主要受益者。隨著科技公司不斷創新,并提供新工具協助管理正在進行的數字化轉型,遠程辦公及電子商務未來10年會更成熟。醫療保健方面,長期來看,全球人口老齡化及中產階級不斷壯大將增加對一系列醫療服務及治療的需求。疫情結束后,電子商務等將更加成熟,消費者開支也可能無法完全恢復原來的模式。旅游及休閑在疫情之后也將強勢反彈。
Stephen H. Dover認為,“在低利率及油價疲弱的共同作用下,投資者放棄了銀行及石油公司等行業,轉而投向制藥等更具防御性的增長行業。這一趨勢很有可能在2021年持續下去。”(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