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內需市場是千載難逢、百年難遇的金礦。”1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浙商總會會長馬云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表示,中國正從出口型國家轉向消費型國家,從出口導向中發展起來的浙商群體必須關注這一變化、把握趨勢,“向內看”,轉向以消費為導向、以內需為導向的本土經濟市場。
“過去,我們講‘三駕馬車’更關注基礎設施投資、出口,這兩樣都是政府的強項,但內需要靠企業、靠市場經濟,這是企業的強項。”馬云以剛剛落下帷幕的“雙11”為例說,今年“雙11”數據增長超過華爾街預期的20%,增長達25.7%,但這不是阿里巴巴的成功,而是中國內需市場的成功。
今年天貓“雙11”創造了2684億元的成交新紀錄,同時也創下了12.92億物流訂單新紀錄。但在馬云看來,中國澎湃的內需市場不過才剛剛啟動,目前只有極少數企業選擇了擁抱變化、改變自己、適應市場,也只有少數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所有的企業都能根據需求真正改變自己,內需所能帶來的經濟潛力空間巨大。
“‘雙11’的數字其實并不關鍵,關鍵是數字背后真正的力量:技術的力量、中國制造業創新的力量、商家求變的力量。”馬云表示,“雙11”不是一個數字的盛會,而是創新力量的盛會。在阿里巴巴,電商已成為一個傳統業務,但它所驅動的技術變革、物流變革和金融變革,正在推動實體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
“未來10年,世界的貿易游戲規則會發生變化。”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馬云強調“三觀”:未來觀、全球觀和全局觀。“數字經濟勢不可擋,未來屬于擁抱數字經濟、擁抱互聯網經濟的企業。”他表示,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轉型,但未來所有企業都必須升級。
“今天中國的消費主力是‘小鎮青年’。”馬云用數據說話:今年三至六線城市的消費人群、消費金額的增速雙雙超過一、二線城市,網購新增人群中也有近七成源自下沉市場。“美國用3億人口撬動了全球經濟,中國有14億人口、3億中等收入人群,一定能夠撬動中國經濟、帶動世界經濟。”他說。
“新一輪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貿易形態、貿易規則、貿易機遇未來10年內一定會出現。全球貿易將會以消費者為驅動、以按需定制的新制造為驅動,未來,集裝箱貿易會化作一個個包裹。”身為浙商總會會長,馬云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就是帶領浙商群體預判趨勢、把握方向,他說,希望浙商群體能關注“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全球化機遇,真正融入其中。
“今后,浙商要憑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走天下。”馬云表示,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誰能率先調整好生產關系去適應新生產力,誰就能夠把握未來。以企業家身份,馬云提出3點建議: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建立面向未來的新型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創新服務拉動消費、擴大就業,以政策激勵、激發新生事物的成長和發展。
“浙商群體要多關注培養人才、建立制度,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尤其要學習和交流,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有什么、放棄什么和堅持什么。”馬云表示,堅定以中國市場為主,下一代浙商一定會超越前輩,創造新輝煌。 (選自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