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市國際海事服務實現進出口額35.72億元,同比增長17.3%,占全市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的24.5%,成為我市服務貿易進出口的最大領域。其中,保稅油加注服務進出口額32601萬元,外輪修理服務進出口額253252萬元,大宗商品離岸倉儲服務進出口額萬27047元,港口配套服務進出口額22001萬元,外輪引航拖輪服務進出口額22250萬元,分別同比增長8.1%、20.3%、63.6%、3.0%、10.1%。市商務局多項舉措推動國際海事服務貿易高速增長。
一是打破“5+1”供油企業壟斷經營狀況。制訂出臺《浙江自貿試驗區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經營管理暫行辦法》。全年先后向舟山浙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華信國際(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中油泰富船舶燃料有限公司、舟山港綜合保稅區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舟山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家保稅燃料油供應企業頒發了許可證照。全年保稅燃料油直供量達182.83萬噸,同比增長69.2%。
二是落實多項全國“首創”政策。首創保稅燃料油供應業務操作規范,填補國內保稅油行業的制度空白。首創“跨關區”供油,舟山、寧波、溫州、臺州、嘉興五個沿海港口已簽訂協議,實現跨關區、跨港區保稅油直供。嘗試不同稅號保稅油調和業務,推動保稅燃料油供應業務快速發展。全年外錨地供油37.64萬噸,港區內供油69.08萬噸,跨關區供油 76.1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3.6%、53.5%和170.1%。
三是積極開展海事服務宣傳。在希臘國際海事展上,市商務局和希臘船配生產及出口協會簽署國際海事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另有6個企業的海事服務合作項目現場簽約。上海海事展,首次參展的8家保稅燃油加注企業、1家船配企業、1家船舶交易企業,“抱團”向世界客商展示浙江自貿試驗區保稅燃油供應的多項優勢。
(市商務局 外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