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v在线,青青草青青操,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无限看推荐,韩国精品一区,国产精品黄色网,秋霞毛片亚洲午夜精品a,国产精品天堂网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一字之差,云泥之別 [發布時間]:2017-11-09

返回 打印

   主持人:十九大報告提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您認為這釋放出了什么樣的信號?您目前了解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有哪些?在您看來,它們的內生動力是什么?
    趙萍(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報告的這段表述傳遞出兩個信號: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對外貿易發展空間會更大,有更大發展機會;二是外貿由原來的“大進大出”轉變為現在的“優進優出”,附加值提高;在外貿新業態方面,主要有跨境電子商務和市場采購貿易,以后還會產生更多新業態。外貿新業態是新生事物,生命力強,有利于培育外貿新增長點。我們現在創造出了相對寬松的創新氛圍,但它們與原有的監管手段會有沖突,外貿新業態未必能適應。對此,政府要做好“放管服”工作,根據市場需要,政策要與時俱進。
    沈驥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都出現了一些新業態、新形式。最典型的就是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采購、付款。比如,美國農民可以把產品賣到中國,加快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規模可大可小,付款也比較方便,有利于貿易增長。
    主持人:現在的跨境電商發展迅速,2012年它在外貿總額的占比不到10%,等到了2016年,就已經占外貿總額的1/4。阿里研究院資深專家歐陽澄就說過,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將會占到外貿總額的40%以上。現在,阿里巴巴把自己稱為“經濟體”,這個“經濟體”是一個豐富的生態系統,既有電子商務基礎平臺,也有物流、倉儲、支付、數字營銷、外貿綜合服務等電子商務支撐服務型企業,還有進入到這個生態系統的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我聽過一種說法,未來可能不會再談“Made in China”,而是“Made in internet”。
    宋清輝(著名經濟學家):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這向外界釋放出了中國推進建設貿易強國的積極信號。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已經成為外貿發展新動能,成效顯著。它們的內生動力源自“創新驅動”,這也是破解外貿發展難題的鑰匙。
    主持人:的確 ,報告明確提出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在您的眼中,貿易強國是怎樣的?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又有哪些可行之策?
    趙萍:我認為推進外貿強國建設的努力方向應該是:一是以“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提高中國產品質量和競爭力;二是外貿強國強在話語權,中國是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國,可以此為基礎在國際貿易規則制訂中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中國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把中國的經驗分享給各國。
    沈驥如:我國以前在國際分工鏈中處于低端,以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如今,中國不僅需要擴大貿易量,同時也需要提高在國際產業鏈中的位置,比如加強成套設備、高新技術等產業的出口,這類產品技術含量高,附加值也很高。這樣一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就提升了,應對國際風險的能力也會隨之提升。比如像襯衣這樣的產品,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也能生產,但如果是高鐵,能生產的國家就不多,客戶只能找中國廠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飛機,全世界都在買波音、空客。另外比較高端的還有船舶,比如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只有3-4個國家能制造,包括美國、韓國、中國等。這樣的產品價值增值大,遇到風險時也能應對。而就勞動密集型產品來說,其本身利潤就微薄,如果再遭遇匯率等風險,利潤就被侵蝕了。我認為,中國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來建設貿易強國:一是中國供給側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要加強,通過創新掌握別國沒有的技術;二是在全球積極倡導經濟全球化下的全球多邊主義,不搞貿易保護,做出表率,聯合更多國家維護多邊貿易秩序,從制度上保障國際貿易順利進行。
    孫衛軍(天津聚龍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建設貿易強國不僅需要看數量,還要看質量,還需要構建貿易秩序、治理,以及在全球的影響。我認為,貿易強國應該是這樣的:第一,我國的國際貿易總量占比要達到一定的數量。第二,國際貿易主體多樣化,大中小型企業、貿易組織、行業協會都參與,需要企業以產業鏈、行業聯盟等方式參與國際貿易,使得貿易主體組織化,并形成相互帶動、相互關聯的格局。第三,我們應當具有國家貿易的話語權與標準的制訂權。第四,形成類似美國CBOT、紐交所這樣強大的交易市場。第五,在流通領域,我們要有較強的影響力。以糧油產業為例,就體現在:糧源有保障,對糧道有重大影響,在價格方面有話語權。在我看來,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核心要素是:首先是國家的頂層設計,沒有國家層面的組織協調,這個任務很難完成;其次是類似于貿促會這樣的國際貿易促進機構要對企業加強組織和引導,國家也需要給貿促會這樣的機構更多的授權,進一步支持它們的發展和壯大。再次,培養一批國際貿易的龍頭企業、標準企業和示范企業,給國際企業訂立具體的KPI,通過評比的方式,引導企業更好地進行國際貿易。當然,其中也包括大型企業,包括具體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最后,大力支持境內外經濟合作區的建設,讓國際貿易企業有地方可去,有組織可靠,有規則可依。
    宋清輝:從2013年開始,我國就成為了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但不是貿易強國。簡言之,貿易強國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在國際貿易交易當中具有主導權和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品牌產品。我認為,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核心要素是要充分挖掘消費增長潛力、改善投資環境及公共服務、拓展全方位經貿關系等。總體來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發展多雙邊經貿關系、大力推進貿易專項工程是當下可行之策。 (主持人:中國貿易報記者 張凡 劉國民)

Copyright ? 2008 www.scoop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