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浙江、遼寧等7個省份新設自貿試驗區半年之后,昨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和遼寧、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8省市負責人介紹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也正式發布。
新設7個自貿試驗區,是為了在更大范圍進行改革創新實踐和探索,建設更多改革開放“試驗田”,進一步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去年8月底,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省市再設立7個新的自貿試驗區。
參照上海等現有自貿試驗區,新的自貿試驗區主要依托發展基礎較好的國家級新區、園區設立,每個都包含3個片區,面積在120平方公里內。
近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并分別印發了總體方案。
7個方案充分體現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總體要求,體現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使命。7省市還結合自身特點,提出在自貿試驗區探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構建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體系、創新現代農業交流合作機制、創建人文交流新模式等特色試點任務,與上海等現有自貿試驗區形成對比試驗、互補試驗,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
由此,我國自貿試驗區已形成“1+3+7”的梯度發展新格局。各自貿試驗區正以制度創新作為核心任務,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成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黨中央、國務院對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定位,是落實中央關于“探索建設舟山自由貿易港區”的要求,就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進行探索。當前,浙江自貿試驗區建設已成為浙江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突破口。(選自4月1日舟山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