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日漸清晰的事實:浙江外貿或已進入中速增長期,這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浙江外貿出口面臨的一個“新常態”。
隨著我省新一輪產業轉型和貿易平臺升級,浙江出口結構將出現新的變化。如何看待外貿出口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如何改變工業制成品附加值偏低等結構不合理現象,制定結構升級策略?浙江外貿新的增長點在哪里?
日前,圍繞上述問題,省商務廳召開“浙江外貿發展戰略座談會”,省內研究國際貿易的權威專家、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參加座談,試圖為正處于轉型期的浙江外貿出口,厘清一些發展的現實線索。
內外需互動發展
黃先海(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浙江省內市場容量小,生產能力強,經濟結構決定了貿易處于一個重要地位。外貿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對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推動,對就業率的貢獻等。因此,我們不應當忽視外需的重要性。經濟發展過程中,內需替代不了外需,內需和外需是一個互動的關系。
張漢東(省商務研究院院長):從經濟的運行規律看,外貿出口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效應通過間接的方式影響GDP的增速。只要外貿出口保持規模,出口擴張將有助于優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資源結構,進而提升經濟發展效率。從中長期考慮,這些都是外貿出口對經濟最重要的貢獻。
出口并非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更非唯一拉動力;出口增速放緩,并不會對經濟的平穩增長產生過大影響;外貿出口只要保持規模,對經濟增長就有貢獻。如何看待出口增長率波動比GDP波動大?我們認為,外貿出口不僅受國內經濟的影響,更多的是受到國際經濟眾多因素的制約。
在經濟沒有實現轉型的情況下,外需仍是影響外貿出口未來走勢的最大變量,且無法控制,而當外部不確定因素繁多,這些都加大了外貿出口的波動性,使得外貿出口波動比GDP波動大。
產業政策要配套
黃先海:我的判斷也是,未來浙江外貿出口的增長會保持在跟GDP同步的水平。短期的政策工具,可能短時間內會起作用,需要的時候可以適度引導。
但是,政府推行的促進外貿增長的措施,應該跟整個產業政策相匹配,要上升到宏觀經濟戰略層面。單單是貿易政策的扶持和刺激,起不了根本作用。說到底,還是需要依靠產業升級,用新產業、新產品帶動整個外貿發展。
顧國達(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從外部環境看,浙江外貿出口面臨的情況是,全球市場的周期性調整尚未完全結束,2008年金融危機的后遺癥還在顯現。過去10多年,外貿出口的持續快速增長已經難以重現,今后幾年將會回落到常態化的發展速度,與GDP相適應的增長。
外貿出口現在面臨更加復雜的經貿環境,市場稀缺,再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消解了產品的價格競爭力,這些倒逼我們的外貿出口必須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其實深層次問題還是產業結構不合理,沒有競爭力。政策引導,光是貿易政策顯然不行,還是要跟產業升級配套。
張漢東:當前我省經濟、外貿正處于調整發展的轉型期,在經濟轉型升級和外貿競爭新優勢培育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出口增長率低于GDP增速的情況會經常出現。
浙江外貿出口的長期方向重在結構調整、提高質量效益、打響品牌。除了看外貿出口的增速,更要看占有國際市場的份額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培育外貿新優勢
杜群陽(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副院長):作為拉動經濟增長傳統“三駕馬車”之一,內需啟動尚需時日,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效率不如出口,所以現階段,外貿出口仍然很重要。我們的出口量非常大,質量提升是關鍵問題。
現在的趨勢是,浙江制造業正在對外空間轉移,已經有不少企業把制造這塊轉移到周邊安徽等省份,這種情況未來仍會持續。比如,慈溪一家打火機企業,甚至跑到越南設廠,研發、制造環節還在國內,越南工廠負責組裝。這是企業轉移成本壓力的一種方法,其實也是一種產業升級。這樣的案例很多,溫州制鞋業也是。
顧國達:浙江外貿要充分利用上海自貿區一系列貿易便利化的政策帶來的虹吸效應,發揮浙江作為市場大省在一般貿易方面的優勢,包括傳統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新興的電商平臺等。
大宗商品的進出口貿易也蘊含著機會。金融對貿易的支持作用也要進一步發揮,通過金融工具化解國際貿易中的風險。此外,浙江服務貿易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近幾年增長一直比較快。
杜群陽:我在最近一次對企業的調查中發現,過去一段時間內實現較快增長的企業,有個共同點,在貿易方式上有所創新。比如浙江一家做芳香燭的企業,去美國設貿易公司,這樣既避免了中間商拿到樣品繞過自己,尋找報價更低的生產商,又減少了國際貿易的環節,降低了成本。
我們還注意到,這家企業研發新產品的速度之快,令其競爭對手根本來不及仿制。企業還與美國的機構合作進行概念設計,在上海也有研發機構,通過這樣的途徑去挖掘產品的附加值。
傳統產業其實還是有增長空間的,關鍵就在于,產品的質量、設計要更新換代。盲目的轉型不可取,利用原有的優勢,對傳統產品進行改造提升也是一條路徑。
張勇(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如何擴大外貿出口,源頭在產品上,是否適銷對路,是否滿足市場需求很重要。這需要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等環節入手,加大投入。進一步擴大浙江外貿出口,需要培育新的增長點。
目前,我省正加快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杭州、金華等地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正在加快推進;我省還在著力打造一批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支持企業建設國際營銷網絡等。(浙江日報 劉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