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德國ARCANDOR集團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的消息傳到大連,大連紡織出口企業的負責人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樣一個百年老店怎么可能會破產呢?”值得慶幸的是,受ARCANDOR集團破產波及的大連紡織出口企業中,有4家出口企業的約170萬美元左右的出口業務已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已進入理賠和追償程序。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人士近日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貿易融資困難加劇,外貿支付風險明顯加大,這使本已身處國際需求下降導致訂單減少困境中的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更加如履薄冰。關注支付風險、拓展融資渠道,是穩定行業出口的當務之急。
紡織出口形勢嚴峻,信用投保數額激增
今年紡織外貿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出口形勢異常嚴峻。1~5月紡織出口出現了11%的負增長,其中不論是對歐洲、日本和美國等傳統出口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國,出口額都大幅下降。業內人士表示,在金融危機形勢下,一方面國外需求下降,訂單減少;另一方面企業面對的出口形勢復雜,即使有訂單也不敢接或無力接。
具體地說,金融危機以來,海外市場信用風險加大,歐美等傳統市場上大量銀行、企業破產倒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口收匯風險明顯上升,企業出口更加謹慎,導致“有訂單不敢接”。與此同時,國際貿易融資困難加劇,受金融海嘯沖擊,國外進口商及其融資銀行的流動性不足,加上國內眾多中小出口企業長期面臨融資瓶頸,造成“有訂單無力接”,交易量嚴重下滑。
浙江省商務廳綜合處副處長張宏斌認為,交易安全已成為當前外貿企業接訂單時最擔憂的問題。金融危機以來,當地有1/3的企業手中訂單縮減了三成左右,除了外需萎縮帶來的訂單不足以外,外匯市場波動、收匯風險加劇是影響到企業承接訂單的最主要因素。
基于此,紡織行業出口信用保險大幅上升。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紡織服裝產品出口30.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1.8%,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出口風險加劇的現實。
非信用證業務增加,信用保險體現杠桿作用
據了解,金融危機以前,國內出口企業規避收匯風險主要依靠信用證、預付訂金等方式,由于市場活躍,外商資金回籠及時,在收匯方面風險不大;金融危機以后,在全球銀行信用等級紛紛被降級的情況下,出口貿易中涉及信用證結算等銀行信用的業務所面臨的風險日益加大,短期內信用證結算方式也不再具有原來的信用程度。
有紡織服裝外貿人士表示,信用證結算的業務原則上不用購買信用保險。但是由于越來越多的外商不愿意使用信用證這種成本較高、費時較長的結算方式,目前外貿業務中非信用證交易比例有所提高。
中國信保公司有關人士介紹,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出口信用保險對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在短期內提振出口企業信心,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的損失補償功能,幫助企業建立風險轉移機制,解除出口收匯的后顧之憂,破解“有訂單不敢接”的難題。二是有助于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的市場拓展和信用管理功能,幫助企業采用更加具有競爭力的結算方式“搶抓海外訂單”,開辟新市場。三是有助于解決廣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的融資便利功能,可以有效緩解出口企業的資金瓶頸,解決“有訂單無力接”的問題,進而帶動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
出口信用保險的融資便利功能,為破解廣大中小企業融資難和“有訂單無力接”的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我國亟須穩定外貿政策支持企業參保
利用信用證交易目前在我國外貿出口的結匯方式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中國信保人士表示,從全世界貿易發展趨勢來看,非信用證交易方式日益成為主流,世界500強企業在采購中都拒絕采用信用證的方式交易。
從紡織行業情況看,以2008年我國累計出口1852億美元作為參照數字,即使考慮到受金融危機影響下降的幅度,半年內30億美元的紡織出口參保規模顯然微乎其微。
有關專家指出,國內企業長期以來依賴信用證結算來規避風險,無形之中把非信用證交易的外貿業務給“屏蔽”了。如果外貿企業仍一味堅持這種保守方式,勢必失去很多市場機會。利用出口信保改變我國舊有的相對保守的貿易開拓方式,通過貿易方式的更新可爭取更多海外市場。
為確保實現“穩外貿、促增長、保就業”的政策目標,幫助出口企業渡過難關,5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安排840億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支持企業踴躍接單,保持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份額。6月3日商務部召開全國出口信用保險工作會議就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進行部署,地方各級政府也紛紛出臺鼓勵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政策,給予企業不同比例的保費返還。該政策對于紡織服裝企業穩定出口、應對風險應是一個“利好”。
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信保在產品方面進行了創新,首次推出銀行保單產品,同時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保單,推行集約承保的模式。中國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平均費率還在2008年整體平均費率基礎上下調了30%左右。公司加大了與銀行的合作力度,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功能,便利出口企業貿易融資,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另外,根據政策導向,中國信保將進一步滿足輕工、紡織和服裝在內的重點行業的投保需求。
作為國際通行的促進出口的金融工具,出口信用保險一直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國際貿易中已被普遍使用。在國際金融危機環境下,發達國家政府紛紛加大了對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對本國出口的保障支持能力。如歐盟對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經營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給予了政策支持,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重新開辦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法國先后兩次出臺了“信用保險追加計劃”,擴大信用保險公司承保范圍,總投入資金至今年年底將達到50億歐元。日本政府將日本出口和投資保險機構(NEXI)對日本企業和商業銀行提供的出口貿易保險責任追加約160億美元。(國際貿易報記者 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