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發布2021年第47號公告,決定復制推廣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即“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此項公告意味著,在繼北京、上海、寧波等兩批次22個試點海關基礎上,自2021年7月1日起,海關將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
跨境電商助力傳統企業品牌打造
據記者了解,早在2016年起,我國就已開始探索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實行“暫按個人物品監管”的過渡期政策安排。到2018年11月,商務部等六部門又印發《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在北京等37個城市試點,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備案要求,保證了過渡期后監管安排的連續穩定;到2020年,試點城市進一步擴大至86個及海南全島。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商對我國外貿轉型升級影響深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影響。
第一,貿易方式的改變。從線下轉到線上,不僅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借助電商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還能實現精準營銷等。
第二,助力傳統企業品牌打造。在品牌化的今天,借助互聯網去打造品牌是個機遇及趨勢,跨境電商對傳統外貿企業打造新品牌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RCEP將給跨境電商帶來更多機會
跨境電商發展,離不開區域合作。2020年11月,RCEP成員國簽訂了RCEP,至今已有多半年時間。
“RCEP會促進RCEP簽署國之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降低跨境電商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給區域間跨境貿易帶來較大便利,增強電商企業對外投資的信心,有助于電商企業對外兼并、建設海外倉等基礎設施、招聘國際化人才,也有助于提高消費者跨境電商消費體驗。”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洪勇介紹,2021年3月,廣州市就發布了全國首個RCEP跨境電商專項政策――《廣州市把握RCEP機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加快RCEP國家跨境貨物通關。研究推動RCEP國家跨境電商貨物,在已運抵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和企業提交所有海關所需信息且符合正常放行條件的24小時內放行,其中易腐貨物爭取6小時內放行。
在張周平看來,RCEP整體上對跨境電商能起到利好及促進作用,但也需要各地積極推動,當前影響還未真正體現。相信RCEP從長期來看將能對跨境電商帶來更多的作用。
據記者了解,RCEP將帶來很多機會,在跨境電商方面更是如此。
“未來,RCEP區域內跨境電商的通關、物流、支付、售后等環節將大大改善,RCEP對跨境電商的積極影響將逐步顯現。RCEP的簽訂使得年中購物節商品的關稅成本降低,使得消費者買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減少消費者等待商品的時間,商品的品牌更加豐富,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洪勇進一步表示。
在張周平看來,完善跨境電商發展助推外貿轉型升級,應著力于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對跨境B2B電商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之前大部分的跨境電商政策傾向于2C領域,2B領域還需要更多的政策關注與扶持。
第二,要強化跨境電商綜合服務體系的打造,綜合服務體系包括人才、物流等專業服務,作為跨境電商全產業鏈的重要環節,綜合服務必不可少。(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