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業占比58.3%,制造業為27.47%。數據顯示:一季度,第二產業創造的GDP為92623億元,同比實際增長24.4%,占比37.15%;第三產業為145355億元,同比實際增長15.6%,占比58.30%――這個第三產業,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服務業”,占比已經接近60%了。
此外,在今年一季度,我國制造業完成的行業GDP上漲至68486億元人民幣,約為國民經濟總量的27.47%;批發和零售業在一季度實現的行業GDP為24034億元,占比9.64%;金融業為23074億元,占比9.26%。
房地產行業在一季度完成的GDP為19460億元,占國民經濟比例為7.81%;建筑業完成的行業GDP為12017億元,占國民經濟比例為4.8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的行業GDP為10067億元,占比4.04%……
不再一一介紹各個行業的相關數據,感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看圖表??傊?021年第一季度我國主要行業均已實現了增長,很多行業的增速更是達到了兩位數。顯示了我國經濟在“后疫情時期,出現了迅猛的復蘇勢頭”。
美國GDP中,服務業、制造業的比例如何呢?
由于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數據還未公布,我們就采用2020年全年的數據吧!去年,美國經濟同比實際縮減3.3%,完成的名義GDP經過多次修正為20.955萬億美元,繼續穩居全球各國之首。
其中,第三產業(即我們所說的服務業)創造的GDP高達17.065萬億美元,占GDP比重上漲至81.5%。不論是2020年,還是2021年一季度,我國的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均不足60%。
再看實體經濟的核心――制造業。2020年美國制造業完成的行業GDP為2.27萬億美元,僅占其GDP的10.83%,已不足11%了。與之相比,2020年我國制造業完成的行業GDP卻接近4萬億美元。
換言之,我國的制造業不僅整體規模遠超美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也遠超美國。但服務業卻正好相反,美國服務業規模和在GDP中的比例都遠超我國――從而顯示了中美兩國經濟結構有著較大的差異。
僅從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更加依賴第三產業,依賴就業和居民消費,只要抓住了這點,美國經濟增速就不會低到哪里去。與之相比,我國經濟發展中,企業投資、生產以及對外貿易依然占據較大作用,經濟發展抓手相對更加多元化。
當然了,我國經濟發展中“消費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推動產業升級,提供更多高薪就業崗位,擴大居民收入水平,完善二次分配制度等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來源:南生說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