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又省油的電動汽車,正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那么電動船舶離我們還有多遠?如今,位于朱家尖的浙江欣亞磁電發展有限公司,正在抓緊研發舟山市的第一艘電動船。
記者日前從市經信委了解到,為了加快發展船舶工業,舟山市將大力實施“推進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建設智能車間(工廠)、研發電動船、推廣“常石工作法”……今后三年,船舶工業會有不少大動作。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舟山市的船舶工業已形成本島北部、六橫北部和岱山三大核心集聚區塊。據統計,目前全市有規模以上修造船企業32家,具備年造船1000萬載重噸、年修理萬噸級以上各類船舶3000艘的生產能力。去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6%,出口額達141億元,占全市出口貿易總額的36.7%。
“受國際金融危機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近年來舟山市船舶工業發展艱難。”市經信委負責人說,實施這份行動計劃,是為了推動船舶工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行動計劃》提出,今后三年,舟山市船舶工業將努力做好三篇文章:做強造船業、做優修船業、做大船配業。力爭到2020年,全市三大造船指標占全國的12%左右,修船企業全部達到清潔生產、生態生產的工藝水平,船配產品本地裝船率提高5%,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技術先進、環境友好、高質量發展的船舶工業體系。
在推進裝備智能化方面,到2020年,基本完成金海智造、鑫亞船廠、舟山中遠、增洲造船等一批重點企業智能車間(工廠)項目建設。“白名單”造船企業將全面開展船舶建造精度控制、高效自動化焊接和工法創新等先進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同時,今年內規上造船企業的清潔高效噴涂裝備應用覆蓋率達到100%;到2020年,規上修船企業應用超高壓水除銹、清潔高效噴涂裝備、廢污水規范處理達到全覆蓋。
在推進產品高端化上,將支持欣亞磁電的新能源電動船項目,制定技術規范與安全規范,今年完成船型研發,2020年實現第一艘電動船下水。同時,還將推進江海直達船系列研發生產,推進常石造船豪華郵輪制造、金海智造無人船研制等項目,基本完成嘉藍海洋無人艇項目產業化。
在推進市場多元化、生產生態化、管理標準化、資源配置集約化等方面,行動計劃都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的舉措。(來源:舟山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