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由舟山市海洋科技局、國脈海洋信息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組織的“互聯網+船舶”研討會在舟山海洋科學城11號樓三樓大會議室舉行。會議內容要是關于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國脈海洋特別顧問、中國制造2025主要參與者朱森第講解了五大部分內容,一是我國制造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我國已成為全球制造大國,但與世界上制造強國相比還存在問題及差距,處于“微笑曲線”中端,屬于低收益端,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二是邁向制造強國時不我待:我國制造業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要迎接挑戰,抓住機遇,必須實現四大轉變,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競爭優勢轉變;由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三是以《中國制造2025》為行動綱領:他介紹了制造強國評價指標體系、指標綜合體系、邁向制造強國的三個階段:第一步是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是到2035年進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中位;第三步是到建國一百年進入世界制造強國行列前列。實施五大重大工程,大力推進發展十大重點領域,建立完善七項重要機制。船舶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市場需求將增加至2600億美元;我國海工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40%,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強國;全面建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設計制造體系。四是智能制造為未來的主攻方向:“互聯網+”協同制造,積極發展智能制造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互聯網+”人工制能,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培育發展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互聯網+船舶”主要內容為,船舶機電設備聯網;智能船舶;制造過程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網絡管理;制造資源網絡化(云制造);船舶運行數據分析;船舶運維專業服務。五是推進智能制造的方略與路徑:根據現有企業的制造現狀,推進智能制造的并行戰略,進行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以智能制造的方向和技術,融入上述補課、普及、示范過程中,發揮雙向作用。推進因地制宜、以用促業、集成牽引、建設集群等方略。目前要做的先是夯實基礎,把握時序、示范引領、掌握核心等戰略,做到有序發展。
電子商務專家、國脈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冰之介紹了《“互聯網+船舶”發展策略研究報告》?!秷蟾妗酚迷敿毜拇敖ㄔ鞂嵗突ヂ摼W技術相結合,為以后實施“互聯網+船舶”展示了實施的藍圖。《報告》展示了很多新的技術亮點,值得船舶業的造船專家認真細閱。
舟山船舶企業歐華造船的秦言明副總經理、金海重工的章仲安總工程師分別就“建設兩化融合體系,打造新型造船能力”、“智能制造研究與實踐”作了介紹。
各位專家精彩的講述,得到了與會人員的好評。講座結束后,開通了“中船通”――船舶服務網絡平臺。
舟山市委常委、副市長康華平及有關主管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會議。
舟山市外經貿企業協會組織船舶預警點會員單位參加了講座。(傅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