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企業工會得到消息,合理化建議在揚帆集團通用公司全面開花,僅今年一季度,經申報――初審――復審――核定等環節,共有11條建議被采納,預計實施后將產生效益160余萬元。
余料利用是合理化建議的一項重頭戲。如在建船只原來所用的鑄件和腹板都由外部采購,成本較高。利用小數控余料制作配件,提高了余料的利用率,可減少1/3的外購量,如按全年生產30條船計算,合計每年可降低費用53萬余元。而利用舵葉板料余料,制作各種法蘭、墊塊以及系泊件的內結構,每船合計可利用余料約9噸,仍以全年30條船計算,可利用邊角余料約270噸,按每噸差價2000元計算,又可節約成本約54萬元。
除此之外,工藝方法上的改進也是亮點。以64000噸船舵葉為例,舵葉右舷外板塞焊孔,原先是手工劃線切割,工序繁瑣且切割質量相對差,不符合船東船檢的質量要求,導致切割、修補、打磨等人工成本增加;通過精加工車間提供的相關數據,技術開發處重新套料,改進了舵葉外板切割工藝,每船可節約人工成本800余元,產生的無形效益更大。而以2200箱集裝箱船為例,通過對錨系泊滾柱導纜器的銅補套重新設計后,每條船的有色金屬(銅)的成本可減少4200元。
據了解,企業從2013年6月開始,通過《合理化建議實施方案》開展,有形降本至少700萬元以上。合理化建議相比于企業重大攻關(革新)課題,有投入成本少、簡便易行、參與面廣、成效快速等特點,是企業降本增效的“短平快”生力軍。只要員工在工作流程優化及效益提升、原材料的節約及廢物利用、安全環保措施改善等方面有明顯進步的建議,都可以積極參與。(揚帆集團 姚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