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舟山市出口船舶預警示范點建立的第五個年頭。一年來,預警點遵照舟山市人民政府周國輝市長關于“抓好船舶和水產對外貿易預警點建設”的批示,按照省商務廳《關于建設“對外貿易預警示范點”的工作指導意見》和省商務廳公平貿易局領導提出的要求,圍繞自評表有關的考評內容,結合舟山船舶出口的實際情況,在防范歐盟對中國(舟山)出口船舶準備進行反傾銷,防范韓國利用其技術優勢將船機和船配件低價傾銷中國市場,應對國際老牌國家對我國船舶出口設置技術壁壘,應對船企“接單難”、“融資難”、“交船難”、“贏利難”等方面做了一系列預警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根據省廳公平貿易局《2012年預警點考評通知》,現對舟山出口船舶預警點的機構建設、外貿預警、行業自律、案件應對等總結如下。
一、機構建設
自2008年出口船舶預警點建立以來,預警點工作小組始終堅持正常有序的工作,工作人員職數不變,專職2人,兼職2人,與34家預警點參與企業的負責人及預警員保持著密切聯系,并為其提供工作幫助。舟山市商務局對預警點工作十分重視,局領導經常對預警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邀請預警點工作小組人員,參加各種會議和相關的培訓。同時,每年撥入10萬元經費給予支持,再加上省廳的支持,預警示范點工作經費基本滿足需求。
二、外貿預警
(一)、預警點網站運行正常。今年前12個月,已發布各類預警信息342條,預警網站和34家參與企業網站實行網上連接,未發生網上連接不良現象。電子郵箱群發系統暢通無阻,郵件群發功能良好,能準確、及時地把信息發送到各個船舶企業。
(二)、預警信息定期整理編印。今年12個月已編印《舟山市出口船舶預警示范點信息》27期,發布各類文章101篇,其中船舶專家、舟山市外經貿企業協會顧問、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包張靜撰寫的船市分析5篇,如《國際造船市場形勢與對策研究》、《國際船舶市場2011年回顧和2012年展望》、《船舶行業當前形勢與應對措施研究》、《船東或迎來訂船最佳時》、《世界船舶市場2012年前三季度點評與展望》等,這些文章,綜觀全球造船市場,起點高、視野廣、內容扎實、數據詳盡、圖文結合,是造船界的權威性文章,將這些文章在預警信息中刊登,提高了預警信息的檔次。應對IMO(國際海事組織)等國際組織及國內CCS(中國船級社)制訂的新規范、新標準的文章11篇,如《IMO一系列強制標準及修正案即將生效》、《“綠色規則”挑戰船舶工業,行業醞釀“綠色革命”》、《船企業應對EEDI不可減速》、《新船能效提高80%全球貿易運輸深受影響》、《日本船企掀起綠色船舶研發潮》、《中國必須加快數字造船與綠色造船步伐》、《主動“迎戰”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新規則》、《〈綠色船舶規范〉將于10月1日實施》、應對EEDI從設計著手,多管齊下提能效》等,這些文章的刊登,告知船企新規范的實施將對船企產生的影響,提醒企業提前介入,及早應對。有關貿易摩擦的文章3篇,如《妥善應對貿易摩擦》、《綠色貿易壁壘》、《歐盟征收碳稅不能真正降低碳排放》等;反映中國船市的信息17篇,如《造船業明后年將更加困難》、《新造船市場正在逐步回暖》、《造船弱市需做好船型開發文章》、《造船企業兩極分化日趨明顯,靠天吃飯不如靠技術吃飯》、《中國船廠驚現“單方交船”》等。反映船舶融資和船企兼并的3篇,如《船舶融資的傳統借貸成本急劇增加》、《船舶融資:歐洲銀行惜別巔峰》、《借新區建設東風,走船企兼并退出之路》等。反映船舶出口信息的3篇,如《寒流不斷,船舶出口企業要有應對之策》、《舟山船舶出口14個月來首次止跌回升》等。反映舟山本地船企的信息28篇,如《歐華造船:勤練“內功”促轉型》、《正和造船借“華融1”東風轉型》等。反映船企自律和法律救濟的各一篇,如《新加坡成為亞洲首個BIMCO(波羅的海國際航運理事會)認可的海事仲裁中心》、《舟山修船業必須規范化發展》等。反映走訪船企負責人及有關信息的6篇。還有每個季度對舟山船舶市場及船舶出口的統計分析文章4篇,如《舟山市2011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2012年一季度舟山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2012年上半年度舟山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1-9月舟山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詳見第3期,第9期,第16期,第23期《舟山市出口船舶預警點信息》)。以上分析報告都及時報送到省、市商務廳局主管部門和預警點參與企業,其中《2012年上半年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贊揚和轉報。
(三)、組織參加各種業務培訓。9月25日,預警點組織40多家企業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在財富君廷大酒店舉辦《自由貿易區和原產地規則》培訓。由預警小組資深工作人員,參加商務部培訓中心在寧波舉辦的類似培訓后進行了講授。主要講三個大問題:一、我國建立的自貿區情況及相應的優惠政策;二、原產地規則;三、企業在進出口時,如何報關享受優惠的稅率。最后介紹了“兩反兩保”的內容及企業如何應對國外反傾銷調查。11月9日,組織40多家企業負責人在新城喜來登大酒店參加專家講座,演講的內容是《船舶企業的融資》、《世界海工市場的概況》、《船企如何搞創新,多接單》、《船企在危機中如何融資和兼并》等。另外,預警點工作人員在6月28日至6月30日參加了商務部培訓中心在寧波舉辦的“自由貿易區”培訓班;9月14日參加了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在杭州舉辦的《金磚國家貿易救濟政策說明會》。邀請到會的有WTO(世貿組織)規則司司長,巴西、俄羅斯、南非等金磚國家的主管公平貿易的官員。通過培訓和開會學習,進一步提高了預警小組成員和企業各負責人的業務水平,增強了應對國外貿易摩擦的本領。
三、行業自律
加強船舶行業的自律,規范競爭,保證產品質量,創造良好的售后服務,是關系到船舶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自從2008年底開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航運市場持續低迷、運力過剩,船東打新船的愿望減少,修船的項目也嚴重縮水,各船企為了生存進行低價競爭、互相殘殺。預警小組工作人員針對這種情況,專門撰寫了《舟山修船業必須規范化發展》的專題文章,主要講述高端修船要跟上,不能只修常規船,要形成差異化市場;無序競爭局面要打破,要通過行業協會等機構的監管做到行業自律。要通過政府、銀行、社會各界、行業協會、企業的各方努力走出困境。對于造船企業來講,除了切實抓好造船質量和造船周期外,新造船必須做到環保、低碳節能。預警信息刊登了《正和造船借“華融1”東風轉型》,“華融1”散貨船船東和正和船廠簽訂造船合同后,隨著船市變化,要求新船能耗降低20%-30%,否則或降價,或棄船。正和船廠與國外船舶設計公司合作,推出船型優化、主機優化等措施,節能20%以上,得到市場的好評和船東的稱贊,也保證了順利交船。《歐華造船:勤練“內功”促轉型》介紹在整個行業深處“寒冬”的這幾年,歐華放眼長遠,在市場、技術、人才等方面勤練“內功”,通過與德國NS公司、江蘇現代造船等專業設計單位合作,深入推行生產、設計、管理一體化和殼、舾、涂一體化的造船模式,加快對現代造船模式的探索和運用,強化中間產品概況,有效縮短造船周期,做到了“又好又快”地發展。通過幾年來的努力,歐華先后推出的37000噸、82000噸散貨船,31000噸多用途船、1700箱、4800箱、5300箱集裝箱船等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船型,做到節能、低碳、環保,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接到了新的訂單,避開了低質低價的惡性競爭,用差異化、高技術含量贏得了市場。
四、案件應對
“海洋之夢”郵輪,17000載重噸,國籍新加坡,準備在舟山船舶企業修理,船東要求舟山兩家以上的修船企業報價。預警點得知了這個信息后,在舟山挑選了鑫亞、隆升兩家修船廠報價。兩家企業報價的依據是92版本的船舶修理價格且下浮了幾個百分點,這樣的價格報給船東,船東肯定滿意,但國外的船廠肯定要告我國船廠低價惡性競爭,可能要啟動反傾銷調查,所以我們要求兩家船廠采用92修船價格標準,不下浮,并且要求兩家船廠報價要接近,在1000萬左右價位中,只能相差20-30萬。經過調整的價格報出去后,船東表示接受。后經過實地考察,決定在六橫的鑫亞船廠修理。這樣,既使舟山的修船廠接到了修船訂單,同時也邁過了低價競爭的“坎”。
在修船過程中還碰到一件事,“海洋之夢”郵輪來國內修理,帶來一些燃油,船廠清艙公司要將這些油當廢油處理掉,船方不同意,雙方產生了矛盾。船廠一線工人對此船的協助工作不得力,船方意見很大。后經船方與廠方協調,船廠按規范辦事,做到自珍、自愛、自律,終于按船方的意見把油打入保稅倉庫儲存,避免了矛盾。
預警工作組通過寫專題文章,到船廠走訪,要求船廠重視IMO新規范、新標準的實施,指定專人研究,做好應對工作。如對已實施的“PSPC”規范、綠色造船規范要認真執行;對2013年1月1日將要實施的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以及壓載水、噪聲等規范,要做好技術和人員準備,避免接單、交船等案子的發生。
舟山市出口船舶預警示范點
2012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