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死在明天晚上。”阿里巴巴老總馬云這句名言可謂一語成讖。全球經濟在低迷中徘徊,還來不及享受“世外桃源”遐想的中國出口企業猛地驚醒―――災難已來到身邊。處在同一個國際貿易鏈條中,獨善其身是不可能了。中國的進出口企業決不能倒下,在這非常時刻,誰能挺住誰就有希望見到第二天的太陽,很殘酷也很現實,究竟怎樣武裝自己來渡過這場寒冬是現在每個企業面對的頭等難題。
從媒體報道中,從一系列的貿易數據中我們知道,已經有很大一批企業葬身于風暴中,而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許在剛剛聯系的電話中得知了對方失業的消息、降薪的遭遇?,F在,無論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是菜市場上的小販,他們口中居然有了相同的話題,那就是經濟危機??梢?,這場全球性經濟風暴的影響不言而喻!它侵入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空間,是的,“死亡”離我們很近!
不過,將中國企業倒閉的罪魁禍首“嫁禍”于“全球”,不少業內人士持懷疑態度。有人甚至認為把美國金融風暴和我國沿海出口企業倒閉捆綁在一起是扯淡,企業的倒閉最通常的原因是贏利能力不足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轉。可是出口企業的贏利能力下降就一定是因為需求下降嗎?簡單把出口企業倒閉和金融風暴掛鉤基本是白日說夢話。金融風暴最嚴重的是近兩個月,兩個月如何會拖垮一個企業?實際上是我們的出口企業早就奄奄一息、病根深重了。
事實上,中國出口企業盈利模式非常怪異,出口退稅、人民幣匯率、勞動力成本是其主要“贏利點”。2008年以來,上述“贏利點”無不受到當頭一棒。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 規定自
2007年7月1日起,調整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此次取消或調低出口退稅率,以緩解外貿順差過大為主要政策目標。許多中小企業利潤率極低,出口退稅率降低或取消直接導致其虧損;更嚴重的是,沒有設置過渡期,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2008年中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突破7,由于出口大多是以美元計價,人民幣升值嚴重壓縮出口廠商利潤。以服裝行業為例,人民幣升值1%,服裝行業利潤下降4%,而整個紡織服裝行業平均利潤僅有3.3%至4%。而勞工成本更像是目前大量民工失業前的“回光返照”,2004年以來,沿海地區竟然爆發勞工荒。2008年1月1日,于2007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正式施行,企業勞動力成本進一步增加。如今,在大量返鄉的農民工中流行著這樣一個自嘲式笑話:求求你,剝削我吧。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值得欣慰的是,周小川已經表示:不排除用降低匯率的方式來刺激出口。另外,大量倒閉的企業多數為勞動密集型,失業率后遺癥也很嚴重。領導層對此高度重視,一手著力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一手在出口退稅上頻頻有大手筆出現。所以我們的出口企業迎來的也許不是一個嚴冬,而是嚴冬之后的春天。只是,依托政府救市的力量,恐怕還是只能“治標”,作為企業立業之本的產品質量、美譽度、品牌號召力等,政府是幫不上什么忙的。(來源: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