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歐盟委員會和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中歐美消費品安全三方峰會。這是三方在保障消費品安全領域首次合作召開的最高級別峰會。
這次峰會上,歐盟和中國單獨簽署了一份最新的諒解備忘錄,中國政府將就追溯危險產品采取的行動,每季度向歐盟提交一份報告。自2007年秋天起,中國開始每季度向歐盟提供危險產品報告。新的備忘錄將其正式制度化。
歐盟執委會表示,中國政府解決產品危機的最大困難是,政府無法找到危險產品的制造者。歐盟承諾,中國可以第一時間使用歐盟針對受污染食品的快速預警系統(RAPEX)。該系統能第一時間向政府提供關于危險產品的信息,從而阻止危險產品在市場上流通。2006年,中歐之間建立了RAPEX系統,此后中國共報告了599例危險產品案例。
歐盟執委會在聲明中表示,今年1月至9月通報的歐盟市場危險產品中,有56%來自中國;而2007年同期報告的危險產品有47%來自中國。歐盟執委會表示,這是因為采用RAPEX系統后,很多來源不明的產品被證實其實是由中國生產的。
中歐美三方還表示,將更加重視兒童產品的安全,包括在制定規范和標準方面實行信息共享;在各自產品追溯機制的基礎上加強三方合作;加強三方之間的短期調研和短期專家互訪等。
中歐美三方將于2009年再次召開消費品安全峰會,討論下一步合作。(信息來源:財經網)